爸爸的身高一米七以上,媽媽的身高一米六以上,為什麼孩子卻比同齡人矮呢?很多父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是晚長,以後會越長越快,錯誤觀念!
一般來說,孩子的實際身高都會超過遺傳身高。也有家長會苦惱,孩子為什麼沒遺傳到正常身高?孩子吃那麼好,都吃哪兒去了?
其實,從生活的小細節中便可看出孩子有可能會長不高。那麼平時家長應該怎樣捕捉到這些訊號呢?
我們首先應明白哪些因素會左右一個人的身高。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長高,是骨骼生長髮育的結果。生長激素是促進骨骼生長的重要條件。生長激素除了受到生理調節之外,與晝夜節律、生活習慣、以及營養物質的吸收都有很大關係。
1、孩子挑食。不愛吃飯。如果孩子有挑食的毛病便無法從食物中吸取營養物質,影響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會導致身高有明顯差距。
2、孩子大小便不正常。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吃飯也很多,但是卻不見長個兒,其實這便是因為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如果孩子出現腹瀉的情況,便是脾虛的一種表現,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雖然孩子胃的受納能力強,但脾的吸收運化能力差。吃進去的食物吸收不好,便無法攝取有效的營養物質,便會形成惡性迴圈
3、孩子經常睡覺比較晚。當進入深度睡眠之後,生長激素有兩個分泌的高峰期:晚上22點到24點,凌晨4點到6點,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是夜貓子,孩子也學得有模有樣,也成了小夜貓子,這樣的睡眠習慣嚴重影響了生長激素的分泌。
4、孩子夜臥不安,翻來覆去,甚至全身出虛汗。這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如果不能進入深度睡眠,便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除了飲食以及睡眠以外,還有許多客觀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5、遺傳因素。如果家長的身高矮,那麼孩子的身高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會偏矮。所以。更應該在意孩子平常的生活飲食習慣從後天著手調理孩子的身高。
6、孩子生下來體質弱,屬於早產兒等。這種情況通過後天的調理以及對孩子營養的補充可以在兩歲前追趕到正常的身高曲線。
7、缺鈣。鈣是骨骼生長的必要微量元素之一,缺鈣不僅僅會影響骨骼的發育,還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
8、性發育過早。如果性發育過早,會出現延後骨骼提前閉合現象。
9、發育遲緩。一般三歲前,一年生長小於7釐米。便屬於發育遲緩的現象。
10、肥胖。很多人認為小孩子正是生長髮育的時期。胖一點才能長得更高,這是錯誤的。肥胖不僅不能增加增長身高反而會抑制孩子生長髮育。肥胖容易造成骨齡加速增長,而提前透支孩子的生長潛力。
11、臀位產、難產、出生窒息,腦外傷等病史,又合併生長緩慢。
12、曾服用增高藥、增強免疫藥、糖皮質激素、補腎益氣中藥的孩子,合併性發育過快、生長突增過早等現象。當孩子們長得慢,抵抗力差,很多家長會自行或者濫用一些增高藥,增強免疫力的藥物認為對孩子有好處。如果不對症便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當孩子生長過緩,應積極進行治療,對症用藥才能更好。
13、甲狀腺功能降低。甲狀腺素是透過蛋白質合成,促進嬰幼兒時期大腦的發育對人體長高起關鍵性作用。甲狀腺功能減退最嚴重的後果便是出現呆小症。當孩子表現出食慾差,表情呆滯,反應遲鈍、聲音低啞、眼瞼浮腫等症狀,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甲低的情況。
中醫常講: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髮育全賴脾之水谷精微吸收運化與氣血供給,若後天飲食失節,或因疾病影響,脾之化源低下,運化失常,氣血不足,五臟失養,則生長髮育緩慢。
所以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飲食情況以及大小便情況。從而觀察孩子的脾胃功能。孩子脾胃強健才能更好的吸收營養物質,促進生長髮育。使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只有充足安穩的睡眠才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相關研究表明,運動後,生長激素分泌會達到一定程度的高峰期,因此早上也可帶孩子進行晨練跑步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