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自古便有號脈這一絕學。
據說厲害的中醫一號脈,什麼毛病都知道,甚至婦女懷孕了,都能號出是生男還是生女。
但號脈真這麼神奇嗎?
號脈“號”的是什麼
中醫號脈是中醫師用手按病人的動脈,根據脈象,以瞭解疾病內在變化的診斷方法。
由於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體臟腑發生病變,往往反映於脈,有時在症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已經發生了改變。
所以,號脈是中醫辨證的一個重要依據,對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斷疾病的變化,識別病情的真假,判斷疾病的預後等,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5種常見脈象辨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刪
臨床最常見的脈象有浮、沉、遲、數(音shuò)、細等。
浮脈: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顯的脈動,就叫浮。浮脈一般預示著病在體表,最常見的是感冒。若外感風寒,寒主收,則脈多浮緊;外感風熱,血流急,則脈多浮數(快)。
沉脈:要是一直摸不著,幾乎已經按到骨頭才能摸到脈動,就叫沉脈。它一般預示著病在體內,但冬季氣血收斂,脈象亦偏沉,不一定是病脈。病理性沉脈的形成,分虛實兩種。實證可能由氣滯、血瘀、食積、痰飲所致,虛證多因氣血不足或陽虛氣乏,無力升舉所致。
遲脈:脈動遲緩(每分鐘脈搏約60次以下),一般多見於寒證,表示抗病機能已經相當疲憊,進入了一種消極、被動甚至是想放棄的狀態。因為血的執行有賴於陽氣的推動,當寒邪侵襲人體,陽氣受損,可導致心動遲緩、氣血凝滯、脈流不暢。
數脈:脈來急促(每分鐘脈搏約在90~120次之間),一般多見於熱證,表示機體的抗病自保系統處在比較積極、主動的狀態。
細脈:脈細如線,但是起落明顯,一般多見於氣血兩虛或溼邪。血虛則不能充盈脈管,氣虛則無力推動血行;溼邪則會阻遏脈管,導致氣血執行不利。
號脈不一定準
號脈看病看似方便,但卻有一定侷限性。
一是脈象容易受影響,飲食、運動、情緒都能影響它。
二是脈象也有個體差異,比如瘦人容易出現浮脈,胖人容易出現沉脈,這都是生理性的差異,不能一概當作疾病看。
所以即便號脈非常神奇,也不能單獨成“神”。
與望、聞、問診合用,“四診合參”才能得出結論;結合現代檢查,也未嘗不可。
總之,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號脈都是中醫的專業技能之一,下診斷還是要結合其他診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