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家孩子出生不到三個月,這兩天閨蜜給孩子餵奶時發現寶寶的耳朵裡有一塊耳屎,閨蜜擔心耳屎會堵塞寶寶耳道,也怕髒髒的耳屎會帶來細菌,趕緊找來棉籤想給寶寶把耳屎摳出來。恰好當醫生的婆婆看到了,立馬上前制止。婆婆說,寶寶的耳屎碰不得,看著髒其實有大作用。閨蜜本還不理解,為什麼不能摳耳屎,聽完婆婆的講解後,她茅塞頓開,差一點自己好心辦了壞事。
寶寶剛出生時,身上有幾個位置看上去確實比較髒,有些寶媽耐不住就想給他們清理乾淨,可是對於新生兒來說,這幾個器官外層的“髒”確實保護他們的武器,寶媽們一定不要盲目亂洗,特別是寶寶2歲前。
都有哪幾個部位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1. 耳朵
閨蜜想給寶寶摳耳朵,是因為看到寶寶耳道里的耳屎,但是這耳屎並不算無用之物,它能很好的阻擋細菌進入耳道。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抵抗力比較弱,外界的細菌很容易侵襲體內使寶寶生病,而耳道堆積的耳屎能阻塞細菌進入,對寶寶抵抗力的發育是有好處的。只要寶寶的耳屎不是太多,寶媽就無須清理,若實在是影響了耳朵的聽力,媽媽再輕輕給清理一下即可。
2. 滷門
寶寶剛出生時,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他們腦袋前後各有一道明顯的的縫隙,那是因為寶寶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善,前後滷門的骨骼還是比較軟的,無法閉合,隨著孩子的發育,後滷門會先閉合,前滷門在兩歲左右閉合。在兩歲之前,寶寶的滷門一定要好好保護,不要被碰傷,按壓,這關係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另外在孩子頭部,會有一層類似頭皮屑的白色薄膜,寶媽不要認為那是汙垢就使勁給孩子搓洗,這是一層油脂分泌物,能很好地保護寶寶頭部,寶媽也不要擔心這層薄膜看上去髒髒的不美觀,隨著孩子的發育,薄膜會逐漸自己脫落,露出頭皮。
3. 肚臍
寶寶出生時,肚臍上的臍帶會被剪斷,但是會留下一個結痂。有的媽媽誤以為這裡比較髒,就忍不住給寶寶清洗。可是肚臍是連線著寶寶的腸胃的,若是在清洗肚臍時,進入了細菌,就非常容易導致肚臍處感染引發炎症,從而引發寶寶生病或腸胃不適。因此寶媽平時不要勤碰寶寶的肚臍,等到肚臍的結痂自行脫落即可。
寶媽平時在給寶寶清洗時,這幾個位置該怎麼清潔才安全呢?
1、清洗耳朵
用輕柔的棉紗布或毛巾把耳朵外部輪廓輕輕擦拭,不需要去清潔耳道內部,耳道內部的結構複雜,過度的清潔耳朵內部會傷害寶寶脆弱的耳膜,寶寶會耳膜受損,甚至產生中耳炎,影響聽力。所以平時只要給清理外部即可,等到寶寶長大一點,再看需求選擇適度地摳耳朵,力度以最輕柔的手法為準。
2、清洗滷門
用輕柔的毛巾輕輕擦洗,禁止用力按壓和揉搓,寶媽的力度要控制好。平時出門記得給寶寶戴帽子,保護他們的滷門不被撞擊和磕碰。
3、清洗肚臍周圍
在洗澡之前,要給寶寶貼好肚臍貼,防止洗澡時水分進入肚臍而感染。用毛巾清洗肚臍周邊,不要深入摳肚臍的裡面。等到洗完澡,先把肚臍貼摘下,再用棉籤把肚臍周圍的水擦乾淨。最後棉籤沾一點醫用酒精給肚臍消毒。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護肚臍不被細菌感染。
寶寶兩歲前這幾個位置一定不要亂洗哦,關係到寶寶的健康。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學到科學的育兒知識,來保護孩子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