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語言本身有多麼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
——歌德
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全世界有5651種語言,我們所使用的漢語是全球母語人口最多的語言。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加上漢語發音的獨特性,很多外國人對學習漢語的第一印象便是難。
對於漢語是非母語的人來說,漢語也許很難。但對於母語是中文的我們來說,說話好像並不是一件難事吧?你要是這麼想可就大錯特錯了,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出現。
按理說,有些孩子說話晚實屬正常,並不是個個孩子都能保證在一歲時就開口說話。個體差異導致發育程度不一,就像有的孩子對數字敏感,而一些孩子對文字更有天賦一樣。語言不是天生就會的技能,學習速度自然有快有慢。
在傳統觀念中,說話晚表明孩子有貴人之相,長大後必定大富大貴、光耀門楣。其實,這種說法在稍微瞭解過語言和嬰幼兒發育的人看來純屬無稽之談。如果說話早晚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那麼吃飯吃得多就說明孩子長大後是萬里挑一的飯桶咯?
兒童的語言發展程度和其自身條件有關,比如說先天智力水平,對語言的敏感度以及家庭教育的質量等。幼兒的語言水平受著多方因素的制約,這是在科學和醫學界普遍得到承認的,但說話早晚與智力水平高低之間的關係並不明顯。
這也就是說,開口說話時間早確實表明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要高一些,但這並不代表著孩子就比同齡人優秀,更不如說我們看不到的未來了。所以說,寶貝說話早雖說應該欣喜,但也不應過於興奮,對孩子的未來過於樂觀。
孩子10月齡就能說話不必興奮,15月齡才開口也不必緊張。在已經該說話的年齡孩子卻不會發音、表達時,比如說18月齡之後的孩子,才應該開始考慮是不是存在生理疾病或發育性的語言障礙。
通常來說,聰明的孩子在7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能模仿聲音了,最早10月齡時會叫爸爸媽媽,1歲半時就能聽懂單一指令並用肢體、表情或語言做出相對的反應。與此同時,認知能力的發展以比語言發育更快的速度進行著。
看過《動物世界》的都知道,很多在草原上生活的食草動物在生下來的一兩個小時內就要學會走路和奔跑,否則虛弱的它們極易被捕食者當作腹中餐,這是百萬年進化的結果。但人類並不是這樣。
由於人類祖先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所以我們在進化過程中便將妊娠期大幅縮短至10個月左右,作為早產兒的人類幼崽需要在出生後才能學習各種生存技能。也就是說,一般動物的各種發育過程在出生前就結束了,但人類卻還要花費至少三年的時間學習。
這三年就是嬰幼兒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寶寶到了3歲的時候,基本可以用語言表達情感和想法。在此之前,嬰幼兒需要學習走路、說話、進食、文字、數字、記憶、思維、想象和注意力,可謂任重道遠。
要在極短的時間裡初步掌握這麼多門課程,大腦的作用功不可沒。雖然我們對複雜大腦的認知仍舊九牛一毛,但可以肯定的是身體的各部位活動和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全部來自於大腦,語言也不例外。
說到底,語言的本質是工具,學好語言不僅能讓我們的社交能力提升,還會幫助孩子在學習其他課程時更加順利。且不說語文、英語、歷史等純文科科目,數學、生物、化學等理科課程同樣也離不開良好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語言發育遲緩孩子的認知能力多多少少有些欠缺,這是語言能力不足引起的負面效應。要想孩子儘快趕上同齡人,除了接受專業的語言矯正課程外,父母平時的家庭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說話晚,我們家長朋友可以這麼做:
減少手機、電腦的使用,親自陪伴孩子,多親子互動;
內容大於發音,不要糾結在發音習慣上,培養語言興趣是關鍵;
監護人語言儘量簡潔,語速放慢,突出重點;
多與同齡人接觸,培養社交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