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3歲到6歲,媽媽做到這幾點,保管讓你的孩子不再任性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健康

家有任性寶寶,實在是讓媽媽們頭疼的事情,孩子動不動就打滾哭鬧,家長完全沒有辦法。

曉娟家寶寶4歲了,是個特別任性的孩子,只要孩子想要做什麼事情,媽媽阻止他,他就哭鬧起來沒完沒了,一直到被滿足為止。

曉娟各種方法都嘗試過,跟孩子講道理,甚至動手打孩子,都沒有任何作用,孩子還是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這樣曉娟十分頭痛,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辦才能改掉孩子人性的毛病。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任性的,孩子的這些習慣都是在生活中慢慢養成的,曉娟雖然對孩子採取過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往往結果都是一樣的,向孩子妥協。

孩子3歲到6歲,媽媽做到以下幾點,孩子保管不任性

孩子性格塑造的最好時間段是3歲到6歲,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時候孩子太小,不適合教育,就是因為孩子小,還聽從家長的話,才要抓緊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良好的性格。

1、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能打

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發脾氣哭鬧,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打孩子。

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打孩子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增加孩子的情緒,如果父母經常打孩子,還可能給孩子心理埋下陰影。

2、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講道理

有一些家長也認可不能打孩子的理論,認為和孩子講道理,才是最正確的教育方法。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厭其煩跟孩子講道理,結果卻發現,講道理根本不管用,甚至還不如打一頓立竿見影有效果。

孩子鬧脾氣的時候,講道理無濟於事,孩子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3、 任由孩子哭鬧不管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能打,講道理也不管用,那我們要怎麼做呢?難道要任由孩子哭鬧,不理會嗎?

事實上,這樣做是最有效的,且能有效治療孩子的任性。

不過這裡的“不理會”不是真的不理會。

如果事情發生在家中,我們可以把孩子抱到他(她)睡覺的臥室,安慰兩句,就暫且讓他(她)安靜一會兒。

因為這裡是孩子最熟悉的環境,讓孩子在這裡獨處一會,有利於孩子緩解情緒。

如果事情發生在外邊,媽媽只需要抱著孩子給孩子安慰,既不讓步妥協,也不要打罵孩子或者是給孩子講道理。

抓住黃金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孩子的黃金期,就是在孩子3歲到6歲這個時間段,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這一點,認為這個時候孩子還小,不需要給孩子設立太多規矩,等到孩子長大一些,再教育也不遲。

實際上,一旦錯過這個黃金期,孩子的性格成為定型,想要再教育,就難上加難了。

1、 放手讓孩子獨立

3歲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如果過於依賴媽媽,很多事情無法獨立完成,上學都是個大問題。

其實2歲多以後,媽媽就要試著在某些事情上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 給孩子設定規矩

這個時候我們要給孩子設定一些規矩,且要求孩子必須遵守,一旦打破規矩,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這件事應該是認真的,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守規矩,而是培養孩子的底線原則,告訴孩子底線是不能打破的。

孩子只有有底線心理,未來成長的路上才不會犯大錯誤。

3、 幫孩子灌輸時間觀念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應該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了,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既定的任務,讓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是為孩子樹立自律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內心有時間觀念,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