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在各種的“家娃”、“精英教育”的風潮之下,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到孩子成長壓力這件事情,也有更多的教育學者們開始倡導給予孩子減負,主張孩子的快樂教育。於是就有很多的觀點提出,要順應孩子的個人發展,不要強迫孩子,支援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們在這樣的快樂教育之下會獲得更好的成長,然而,面對這樣的觀點,很多家長也保持一定的懷疑。如果一個家庭真的不去逼孩子學習,並且去支援他的所有愛好,那麼這個孩子在獲得快樂童年的同時,他的未來會怎麼樣?
在小編看來,這樣的家庭教育看似是在讓孩子快樂成長,但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另外一種不負責任。孩子的教育是中庸的,而並非過度的極端發展。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又要怎樣來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呢?
一、孩子缺乏判斷力,家長需引導
小孩子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明確的是非篩選性以及結果思維,在做事情的時候常常都是“三分鐘熱度”,並且自主判斷能力比較差。而在生活中,有的興趣愛好是好的,但有的卻是不利於孩子個人發展的,家長們並不能全盤支援。
在面對孩子喜歡上了一些不良的愛好,比如玩遊戲、看電視劇、抽菸等等的不良行為,家長們就需要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避免他們往錯誤的方向發展。在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同時,家長們更要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
二、學習是孩子個人成長的底線
不管其他所謂的“教育專家”如何倡導孩子的快樂成長,對於家長們來說,最現實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的學習一定不能夠荒廢,因為這是現代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條件。學習之於孩子的人生就好比是吃飯基於人體需求一樣,是不得不學的事情。
所以,學習是孩子個人成長中的一道底線,學習好的孩子才能夠獲得更多的人生機會,是孩子個人的一項基礎保障。所以,家長們不管怎樣,都要督促好孩子的個人學習,你可以不要求孩子像別人那樣成績優異,但絕不能讓孩子的學習毫無所成。
三、孩子的教育,更應注重適度原則
對於家長們來說,如何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是一項非常複雜且需要靈活變化的工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習以及個人愛好、休閒娛樂需要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之上。因此,教育上需要注意好適度原則,不要過分壓迫孩子,更不要過度縱容孩子。
在孩子的學習之中,家長們需要根據孩子的個人能力出發,給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學習目標,而不是過度的攀比追求。而在孩子的個人愛好發展上,可以為孩子篩選有益的愛好,為孩子的成長增添幾個獨特的個人技能。
四、孩子好的未來源自負責任的父母
讓孩子自由發展看起來是對孩子個人的一種尊重,但是很多時候,在普通的家庭裡,過度的放任孩子自由發展,其實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都是需要父母來保駕護航的,而孩子美好的未來不是取決於孩子,而是取決於父母。
擁有長遠目光以及遠大格局的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會更有遠見性,這是父母們多年人生閱歷積累下來的經驗。而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成長,就是家長們在他們的幼兒、童年、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有父母正確的引導和糾正,才能走向更好的未來。
重要提示:孩子的學習和個人愛好在家庭教育上並不是相互對立的,家長們需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能因為愛好而讓孩子荒廢了學習,保持好適度原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孩子的未來,是需要父母真正負擔起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