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中醫藥如今在“抗毒”方面大顯身手,可以說是深受人們的歡迎。而且,隨著中醫藥文化的普及,愈來愈多的人將會走進中醫的世界,來感受傳統中醫藥的深厚魅力。
但是,面對如此繁多複雜的中藥材,很多人覺得無從下手去學習。在生活之中除了一些名貴、常用中藥材之外,還有很多中醫良藥被人們忽略掉了。
比如“防風”這味良藥,一般人對它的很少做過了解。不過在中醫藥裡面,防風可是一味極好的除風邪、療溼痺的藥材。
防風的入藥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上至數千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已經收錄了這味良藥。在古代,中醫還認為防風有“稟土味之專精,除周身之風邪”之功,在緩解諸風邪、溼痺方面頗有價值。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介紹防風的時間說到,“防者,御也,其功療風之最要,故名防風”,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防風之名的來歷。
在如今的中藥專著《中華本草》之中,則也將防風列為除風邪之要藥,並認為它有“散風解表、除溼止痛、解痙止癢”的功效,在很多疾病方面皆有應用。
1、防風在外感風邪方面的應用。
防風味辛香而甘潤,性雖溫卻不燥烈,所以古人還稱防風為“風藥中之潤劑”。中醫認為它既可除風邪,藥效也不過與峻猛傷身,所以視防風為除風邪的常用要藥。
譬如最常見的因外感風邪導致的體溫過高、頭痛不止、身體痠痛等情況,就可以使用防風入藥來緩解。中醫常將它和羌活、白芷、蒼朮、川芎等同用,其祛風解表而止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還有像中醫方劑之中著名的“玉屏風散”,也正是以防風和黃芪、白朮兩味藥材同用,有較好的提高身體素質、免受風邪侵襲的良效。
2、防風在風邪溼痺方面的應用。
防風其味辛溫而能行散溫通,對於風邪溼痺之症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現代社會里面在中老年人群之中,風溼、溼痺之症是非常多見,所以防風的應用價值也顯得越來越高。
像一些人群因風邪溼痺導致的渾身疼痛、筋骨不利、行走不便等問題,防風入藥就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時,可以用防風配伍附子、肉桂、川芎等藥材同用,其祛風邪溼痺而止痛的作用也是較好的。
3、防風在風疹癢痛方面的應用。
古人有“無風不起癢”的說法,古人認為皮膚之瘡疹癢痛,多是由風邪蘊結於皮膚而形成的。而凡是由風邪導致的癢痛,皆應疏風而散。
此時,防風的疏散風邪之效顯得尤為重要,像常用的解毒防風湯,用防風和荊芥、地骨皮等同用,對於斑疹癢痛有緩解之效。也可以用防風和徐長卿同用,煎湯外洗也是有效止癢痛的。
防風之效雖好,但是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防風辛散而溫燥,所以像一些體質燥熱之人、氣虛陰虛之人或者體質過敏的人都是不適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