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潔精是“害人精”,傷手傷胃還致癌?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
文|整點科普
洗潔精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廚房清潔用品,由於添加了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以及多種乳化劑,具有快速去除油汙並消毒滅菌的優勢,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清潔劑。
然而,在《石化清潔劑是人類致命的殺手》一文中卻提到:
石化清潔劑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長期使用容易患癌,並導致白血病。
洗潔精中的表面活性劑恰巧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簡稱SDBS。
從化學性質來說,它對任何酸鹼以及硬水都能夠保持極高的穩定性,卻有一個弊端:微毒。
簡而言之,洗潔精是“害人精”,部分人使用洗潔精後,會出現手部幹癢甚至脫皮的現象。
於是,關於洗潔精有毒致癌的說法不脛而走,洗潔精含有甲醛導致白血病的言論甚囂塵上。
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洗潔精真的有毒致癌嗎?洗潔精內的甲醛又是怎麼回事呢?
洗潔精是“害人精”,長時期使用容易致癌?
為了驗證洗“潔精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洗潔精傷手傷胃還致癌”等不良言論,國家對餐具洗潔精產品質量進行了一次專項抽查。
抽查的範圍非常廣泛,涉及到全國28個省市及自治區,380家企業和品牌被列為抽查物件。
而在此次抽查結果中,洗潔精產品的合格率為93.6%。
這意味著,在隨機抽查的100件洗潔精產品中,大約有94瓶是合格的,而剩下的6.3%由於產品中的總活性物質不達標、去汙力不強以及甲醛超標被列入不合格的名單。
甲醛對人體的危害人盡皆知,若是長期吸入濃度為0.45mg/m^3的甲醛,不僅會產生毒性、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也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引起神經細胞變性壞死,誘發各種癌症以及白血病。
這樣的結論讓民眾感到毛骨悚然,再加上石油清潔劑對人體有害的說法,很多人不假思索就將洗潔精直接判定為有毒致癌物。
事實上,這種擔心也是情有可原的,每天都使用洗潔精進行餐具清潔,難免會存在化學物質殘留的情況,而這些有毒物質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進而誘發各種症狀。
然而,贊同洗潔精有毒致癌的言論忽略了一個前提:含有甲醛或者甲醛超標的洗潔精是不合格的。
GB/T 9985-2000國家強制標準中,洗潔精甲醛含量需≤0.1mg/g,重金屬≤1mg/kg。
換言之,從正規渠道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洗潔精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正確的說法應當是“甲醛超標的、不合格的洗潔精會致癌”,而不是“洗潔精緻癌”。
洗潔精上的殘留物對人體是否會產生危害?
大部分人對洗潔精緻癌的恐慌心理,實質上是擔憂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長期積累後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昆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小組對此進行了一項實驗,在《食安實驗室》節目中,測試人員以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洗潔精清洗後的餐具為樣本,測量了內表面積。
隨後,透過用盆裝水清洗一遍、用盆裝水清洗兩遍、用流水簡單沖洗一遍以及用流水沖洗30秒的方式去除洗潔精殘留,分別取樣進行對比分析。
實驗結果顯示:
- 用盆裝水清洗一遍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殘留估測量值約為0.081mg/100cm²,化學物質殘留量值最高;
- 用盆裝水沖洗兩遍和用流水簡單沖洗的方式,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殘留估測量值仍超過了國家的標準範圍;
- 用流水沖洗30秒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殘留測量值小於0.005mg/100 cm²。
而針對洗潔精毒性的實驗則表明:
洗潔精中的化學物質性質雖為低毒,但經口毒性實際濃度幾乎等於無毒,除非大量飲用才會引起輕度或者中度中毒。
洗潔精確實會對人的手部造成一些傷害,其中新增的活性劑和乳化劑目的就是為了去除陶瓷、塑膠等製品的油汙,它去油、脫脂的清潔能力比沐浴露和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更強。
我們的皮膚表層有一層保護性脂質,除了鎖住水分,還能保持溼潤。但是,洗潔精的去油功能會破壞這一層脂質,導致手部皮膚變得乾燥或者脫皮。
所以,合格的洗潔精的微量殘留對人體來說實際上沒有傳言中的那麼駭人聽聞,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使用手套,用流動的水多清洗一些時間,不要浸泡過長時間。
為什麼有些洗潔精中會含有甲醛呢?
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中,洗潔精中是不允許新增甲醛的。
但是,一些小作坊形式的商家在不具備合格原料、生產裝置以及技術條件下,偷偷使用甲醛作為防腐劑,防止洗潔精變質、增強洗滌效果。
除了甲醛,部分不法商家也會新增甲醇。
小作坊生產的洗潔精大多屬於三無產品,主要以價格低廉為優勢,其主打市場主要是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是城鎮農村等地方。
由於缺乏對洗潔精的認知,再加上便宜的價格,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這些清潔產品。
所以,在購買洗潔精時要看好成分含量說明,避開三無產品;透過正規渠道購買,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
你對洗潔精的認知如何呢?你是否認為它有毒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