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味藥的經典配方,心痛、胸痛、胃痛、腹痛,橫掃全身各種痛
以前有一種江湖郎中,叫鈴醫,他們走街串巷,搖鈴過市,鈴鐺是必備品,要掛在行醫箱上,依靠鈴聲吸引病家前來找尋。
有一味中藥,它掛在樹上就像鈴鐺一樣,只是不會響而已。它還有一個悅耳動聽的名字,叫金鈴子。
在宋代的《太平聖惠方》裡記載了一個成方比較早的經典方劑,叫金鈴子散,宋朝的時候連年戰亂,藥物還是很緊缺的,所以當時的人們喜歡用散劑,這樣不僅節省藥材,而且方便攜帶與服用。方子呢也十分簡單,簡單到只有兩味藥,金鈴子和延胡索各一兩。金鈴子散是治療肝鬱化火而導致的各種疼痛的基礎方,既能行氣,又能清熱。你別看這個方子小,如果用的好,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於肝氣不疏。這就是氣鬱才能化火。現代人情志不暢的太多了,肝氣一旦鬱結,就像一根繩子上打滿了結一樣,氣血就不能順利流通,不能順利流通就容易鬱在那裡,鬱久了就生熱,好像一團雜草,你把它埋到土裡,過不了多久,它就發熱了。
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各30g。
煎服方法是將這兩味藥研為細末,每次服用時取藥末9克,用黃酒送服。酒最大的作用是通經絡,十二經絡沒有它不能到的,所以它可以助藥力,就像一匹烈馬追風逐日,金鈴子散呢,像騎在馬上的關雲長,在血脈裡頭迅速穿行,直達病灶。不勝酒力的也可以用溫水送服。金鈴子散,對氣鬱比較重的人效果好。這種氣不是一般的生氣,一般的生氣很快就消解掉了,這種氣遲遲好不過來,它還會順著身體往上走,走到胸部,就會胸肋脹痛;走到咽喉,咽喉就會幹癢、疼痛;走到頭部,就會頭脹頭痛。就相當於你的體內沒完沒了的在製造垃圾,而金鈴子散就是那清掃垃圾的環衛工人。
還有些人性子急躁,動不動就生氣、起急、上火,金鈴子跟延胡索兩味藥,研成粉末放在家裡,氣的周身上下都脹痛的時候,就調一小勺喝下去。記住哦,只要是人性子暴跳如雷,就像乾柴遇到烈火一樣,一點就著的,用這個非常好 !金鈴子苦寒入肝,它有兩個作用,第一,就是清肝火;第二,就是行肝氣。你不是肝氣鬱滯而化火嗎?如果只去火而不行肝氣,火氣沒了但淤堵還在,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死灰復燃”,這金鈴子,既能清肝火,又能行肝氣,一箭雙鵰,彷彿是長了眼睛的導彈,直中病機,沒有半點廢話和拖泥帶水之意,將肝鬱氣滯、鬱而化火的問題都解決了。延胡索又叫元胡,也是大名鼎鼎的一味中藥,它最大的功效就是止痛,古人講元胡專主一身上下諸痛,也就是說,從頭到腳的痛症,它都能通治。
以前有個皇妃,因為在吃東西的時候動了怒,導致胃痛難忍,宮中太醫用了吐下、化滯等各種藥物,都不奏效,正當太醫束手無策之時,李時珍說要不試試行氣藥,元胡打成粉,一吃下去就不痛了。所以李時珍感嘆說,心腹啊氣滯疼痛,非元胡莫屬。元胡既能行氣止痛,又能活血止痛,化瘀第一人王清任的五個逐瘀湯中有兩個都用到了元胡。我們現在有元胡止痛片,它不單止心腹痛,女性痛經,元胡止痛片,用姜棗茶送服。
為什麼要用姜棗茶呢?因為元胡止痛片見痛止痛,它像將軍打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老話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飯都吃不飽怎麼打仗?姜棗茶就是後備糧草,有它去供應,不僅能把痛止住,而且還不容易反覆。《雷公炮炙論》裡說,心痛欲死,速覓元胡。可見元胡在止痛方面的作用還是很強大的。當然,金鈴子也一點不差。
金鈴子苦寒,元胡辛溫,寒溫搭配,苦寒而不傷正氣,辛溫而不助火氣;金鈴子走氣分,元胡行血分,兩味藥,一個長於疏肝理氣而瀉肝火;一個長於行氣活血而止疼痛。二藥組合,不僅能理氣,還能止痛,像心痛、腹痛、脅痛、肋痛、胃脘痛等各種氣痛都能緩解。你說妙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