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患上腎病,如何避免惡化為尿毒症?除了血肌酐,需穩住這4種指標

由 沈建伏 釋出於 健康

一旦患者患上腎病,大多會比較害怕最終病情發展成尿毒症。

因此,在治療期間,為了更好地降低尿毒症的風險,患者要時刻對血液中的毒素水平進行控制減輕血液毒素對腎臟造成的負擔,並且維護腎臟的功能,注意各種指標的變化,預防尿毒症。

具體來看,血肌酐是人體體內一種常見的毒素物質,能夠比較直接地反映出體內的毒素水平以及腎功能狀態。

患者在平時的時候會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儘可能地降低肌酐值,避免病情出現惡化的情況。

除此之外,患者還要注意下面這4種指標的調節

一、尿蛋白

對於大多數腎病患者來說,尿蛋白的穩定是十分重要的。

具體來看,如果患者在檢查之後發現體內的尿蛋白呈陰性,或者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那麼就不需要特別擔心了。

其次,要是檢查單上尿蛋白有+號,或者24小時內的尿蛋白定量在150-300mg之間,只要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將尿蛋白含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就能有效地避免尿毒症,只有當體記憶體在大量蛋白尿時才需要特別處理。

二、尿素氮

尿素氮的變化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反映腎臟的健康狀況,主要指的是血液中除蛋白質以外的物質,大多是由於腎小球的過濾引起的

不過,尿素氮的升高和腎功能不全並沒有直接的聯絡,如果患者長時間攝入高蛋白質類的食物或者服用糖皮質激素血尿素氮含量就會逐漸升高

對此,患者要注意區分。

三、尿潛血

血尿主要包括鏡下血尿以及肉眼血尿

如果體內的尿紅細胞增多,那麼就會形成血尿。通常情況下,血尿的形成主要由於腎小球過濾異常引起的,可以透過尿潛血這一指標來進行判斷。

不過要知道,尿潛血指的是尿液中存在潛在的出血問題,這並不表示尿液中一定含有紅細胞,因此也並不一定會發展為尿毒症。

在排除各種誘因之後,患者要注意對尿潛血的情況進行判斷,從而降低尿毒症的發生機率。

四、電解質水平

腎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水以及電解質的酸鹼平衡,所以透過對電解質水平的調節,能夠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

據瞭解,由於腎臟的代償性,電解質紊亂並不會在腎病早期的時候出現,而是發生在腎功能不全之後,它會對體內血液的正常流通以及血液內部的代謝情況造成阻礙,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高血鉀症等。

這些問題的發生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在早期的時候要注意對電解質的調節,減少腎臟部位受到的損傷,避免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除了上述這幾種物質之外,患者在平時的時候還要注意尿微量白蛋白的情況,從而更好地幫助醫生對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了解。

等到尿微量白蛋白逐漸穩定,病情就會得到一定的控制,因此不需要會發展成尿毒症。關於這類腎臟疾病,平時的預防要更加重要。

患者在平時的時候要儘量養成健康的作息以及生活習慣,避免抽菸喝酒,保持規律的作息,並且定期到醫院去做體檢,從而對腎臟功能進行充分的瞭解,儘早發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