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伏天灸這七個穴位,祛除90%疾病

由 鹹春葉 釋出於 健康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它是以艾絨為主要原料,藉助藥物溫熱的刺激,透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作用,從而達到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民間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是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艾灸,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1、人體最大的穴位——大椎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是督脈、手足三陽經之會,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痠疼、肩部痠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痺等。

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大椎穴,可改善幼兒體質虛弱、發熱咳嗽,於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

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2、後天之本,氣足之源——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氣虛血虛首選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選足三里。

由於足陽明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足三里有氣血雙補的功能,常用於治療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洩、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足三里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大家都知道母雞是大補人體的,可以補氣生血,補腎益精。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古代藥王孫思邈《千金方》中曾說過 “若要安,三里常不幹” 。這句話就是說,如果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常灸足三里。

艾灸方法:如果身體不錯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個穴位不少於10分鐘,如果身體氣血較差者,灸的時間需要長一點。最好是按摩後再艾灸,效果甚佳。如果堅持灸足三里10日,你會感覺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飯香了,面色紅潤了。

3、任脈穴位——關元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關元穴是小腸經的募穴,也是脾經、肝經、腎經、任脈的交會穴。位於下焦,內有腎臟、小腸、膀胱、婦胞宮、前列腺等臟腑組織,故有統治三陰經、任脈諸經疾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從古到今都把此穴作為保健要穴。

常用於治療:

元氣虧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

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洩、性功能低下等;

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婦科疾病;

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特別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三伏天堅持灸關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就自己解決了,中老年人常灸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4、人體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闕

神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我們都知道,胎兒在母體的時候,是靠臍帶連線到胎盤接受母體的營養,古今以來,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闕的保養,稱神闕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對消化不良、腹洩、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按摩或艾灸,其中按摩簡單方便,艾灸效果先顯著。

5、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上4寸。簡便取穴,自己手臍上四橫指。

中脘穴為腑會穴,同時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對於六腑的功能均有調節作用,尤其是對於胃的各種疾病具有良效,總之以治療消化系統為主。

如胃痛、腹痛、腹脹、嘔吐、反胃、食不化、腸鳴、洩瀉、便秘、便血,現在常說的胃炎、胃潰瘍、十二脂腸球部潰瘍等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可以按摩、艾灸療法,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趕快行動吧。

6、生命之門,動力之源——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所在。

命門穴的功能體現了腎陽的作用,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飲食消化、吸收與運化,以及水液代謝等都有促進作用。

因此認為是藏真火之穴。命門火衰主要表現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洩,男子陽萎、早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經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症狀。

根據臨床實踐,命門和神闕穴組方,壯陽第一,灸命門可培補腎氣,振奮腎經,使陽氣充盛行;神闕屬任脈,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陽固脫。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7、補腎首選穴位——太溪

太溪穴為足少陰原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來補養。如治療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分別是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壓、以痠痛為適,也可用艾灸。

以上這些穴位,如果在三伏天艾灸,會解決體虛病多的問題,如果長年堅持會延年益壽。

溫馨提示:因人體差異大,以上灸法處方,僅供參考,請務必親自體會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