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張璟禕 伍興 編輯溫碧瑩)11月男嬰從床上滾落地上,x光下肘關節竟然“隱形”了。為了給“隱形骨頭”復位,醫生拿出獨家法寶“超聲3D眼鏡”,孩子不用吃射線,恢復效果好。目前,超聲診斷下骨折復位技術成熟,造福數千患兒。
11月男嬰軟骨骨折當脫臼,越復位越腫
家住新洲區,11個月大的男嬰哆哆(化名),最近迷上了“滾罈子”。2天前,奶奶剛把哆哆放床上,轉身去拿尿不溼的時候,小傢伙一個軲轆就滾到了地上,只聽一聲悶響,哆哆趴在地上大哭起來。
奶奶連忙把哆哆抱起來哄,可哆哆不停用左手擦眼淚,右手臂卻一動不動,這引起了奶奶的警惕。憑藉帶過三個熊孩子的豐富經驗,奶奶斷定娃這是摔脫臼了,便趕忙帶孩子前往就近的醫院就診。可奇怪的是,一連跑了數家醫院,孩子肘關節腫的厲害,可x光片上骨頭卻像“隱形”了一樣,看不到問題,自然難以找到解決辦法,醫生建議哆哆去兒童專科醫院就診。
憑藉著幾十年的豐富臨床經驗,沈先濤主任醫師沒有拍一張x光片,僅僅只用超聲診斷儀就讓隱形的骨頭顯形了,原來孩子肘關節軟骨組織遭受外力猛烈撞擊之後斷裂了。沈先濤主任醫師為孩子安排了急診復位手術,在手臂上留下了幾個小針眼,就把斷裂的軟骨復位固定好。昨日是術後第二天,沈先濤主任醫師為孩子進行檢查,孩子恢復情況良好,哆哆的家人十分開心,直誇沈主任醫術高!
醫生帶“超聲透視眼鏡”解決“隱形”骨頭難題
家裡人很納悶,為什麼骨折了的骨頭在x光片下隱形了?沈先濤主任醫師介紹,軟骨損傷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肱骨遠端骨骺分離。這類骨頭是正在生長的軟骨,沒有骨化,x射線可以直接穿過,在片子上就像隱形了一樣,所以太難發現,是骨科屆公認的“隱形敵人”,據近10年的國內有關文獻也公認這類軟骨骨折披著“脫臼”的外衣,躲過了不少骨科醫生的法眼。醫生只能憑藉臨床經驗和X光片進行手術復位,孩子手臂上可能會留下一條不小的疤痕。
沈先濤主任醫師在兒童專科醫院工作,與這類疾病打交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了找到更好的治療辦法,沈主任工作之餘整天泡在超聲診斷室裡,日積月累練就了一手過硬的超聲診斷技術,稱之為“肌骨超聲技術”。這項技術就好比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帶上了一副“超聲3D透視眼鏡”,在x線下不顯影的軟骨,在超聲診斷下也會乖乖顯影。
相比較傳統x光片的平面圖像,超聲技術是360°立體的,影象更接近於解剖的真實結構,能夠取得各方位的切面影象,能更精準定位到損傷部位。醫生僅用閉合微創復位即可,不用開放式手術復位,最大限度保留了關節功能,將手術帶來的創傷降到最低,手術效果更好,術後恢復時間也短,是目前最先進、最安全的診療辦法。
“超聲攝像機”記錄復位過程,即不吃射線又精準
“這麼小的孩子吃射線會不會傻了?”、“會不會得腫瘤”、“會不會得白血病?”在日常接診的過程中,家長聽到孩子要拍x光片,都會十分擔心。傳統的x光片治療辦法,從初診到手術復位,患兒和醫生都要吃不少射線。可現在,採用的超聲檢查則完全不用擔心吃射線。超聲檢查發出的超聲波是一種高頻率聲波,是沒有輻射的檢查方式之一,孩子不用吃射線,就能解決問題,這是再好不過的解決辦法。
此外,超聲診斷更是在提升復位“精準度”上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X光片像照相機,醫生只能看了片子再復位再看片子,如此往復,而超聲更像“攝像機”,醫生可以在術中邊復位邊觀察,帶著透視鏡觀察孩子關節復位程度,自然復位的精準度更高了。
超聲診斷在“精準、健康、美觀”上得到了極大的最佳化和提升,患兒恢復快,傷口更美觀,自然家長的心理負擔也會減輕不少,極大的改善了患兒及家屬的就醫體驗。目前,超聲引導下經皮微創治療辦法運用越來越廣泛,得到了行業內的一致認可,越來越多家長和孩子願意選擇超聲診斷這一新方式。
近十年多時間裡,沈先濤主任醫師帶領團隊不斷探索,總結出了一系列兒童骨折的超聲診斷標準以及超聲引導微創的治療辦法,在國內外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為推廣這個好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數年間,慕名前來學習的醫生不計其數,先後舉辦了十餘個“超聲微創治療兒童骨折”相關講座及培訓班分享經驗,手把手幫助百餘位國內外同行熟練掌握此項技術,讓更多患兒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