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何給娃吃水果?“吃的多”不如“吃的對”,聽聽營養師建議
春天是五顏六色的,各種花兒競相開放,讓人心情大好;隨著天兒轉暖,各種應季的“五顏六色”的水果也多了起來,讓人食慾大開。
我們都知道水果有營養,家長們也都喜歡給寶寶吃水果。但春天乍寒乍暖,不少家長又擔心因吃不合適讓寶寶過敏、鬧肚子。
今天京媽就來和家長們聊聊:春天如何給寶寶選水果、吃水果?
如何給寶寶選水果,是顏色越多越好嗎?
正常來說,當然是 吃水果的顏色越豐富越好 啦!
因為給寶寶準備不同顏色的水果,也就是不同種類的水果。
首先,顏色豐富,視覺衝擊力強,有助 促進寶寶吃水果的慾望;
其次,不同種類的水果,有助給寶寶 補充不同的營養,各種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元素等。
不同顏色的應季水果 如:
不論是從促進食慾還是營養角度,都建議給寶寶吃“多種類水果”,尤其是深色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是建議每天要食物多樣化,種類越豐富越好。
選好水果後,就再來說說“吃水果”。
小寶寶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不同於成人,因此吃水果時也有講究。
原則1:根據年齡“合適吃”
剛新增輔食的小寶寶,和2-3歲的寶寶,吃水果肯定不一樣。
6個月後,添加了米粉的寶寶,可以逐漸新增不同果泥;
7-9個月,根據寶寶情況,嘗試水果從“泥糊狀”到“帶顆粒”,逐漸增加輔食質地;
10-12個月,這個階段,寶寶基本能吃質地較軟的小塊/小片水果了。
比如香蕉,剛開始可以切成小薄片,一片分2-3口餵給寶寶吃,到1歲就可以一片一片地讓寶寶抓著吃。
另外,質地硬點的水果可以切條 讓寶寶自己抓著吃,鍛鍊寶寶的抓握能能力和咀嚼能力。
原則2:並非“多多益善”,要根據攝入量需求吃
凡事都有度,補營養也是一樣,給寶寶吃水果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能滿足每天寶寶對水果的攝入量需求就可以啦。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也是建議,嬰幼兒的水果攝入量根據需求而定,不同年齡段每天吃水果量,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標準:
7-12個月寶寶,每天水果建議量25-100克;
13-24個月寶寶,每天水果建議量50-150克;
2-3歲寶寶,每天水果建議量100-200克;
4-5歲寶寶,每天水果建議量150-250克。
原則3:吃應季的新鮮水果
應季的水果能確保新鮮度,而且方便易得,價格也相對划算。
因此,可以每天去超市買些 新鮮的應季水果,作為加餐給寶寶吃。
別圖便宜,買已經蔫掉甚至有些腐壞的水果給寶寶吃。
另外,最好也不要一次買太多,夠當天吃就好,放時間長也容易不新鮮;若是存放在冰箱的水果,要先拿出來在室溫下放一會兒再給寶寶吃,太涼的水果吃了容易鬧肚子。
原則4:多種類搭配著吃水果
前面也說到了,建議給寶寶吃多種類的水果。
但由於小寶寶胃容量並沒那麼大,一次吃的也少,因此可以同時買2-4種水果,根據寶寶年齡 做成“水果拼盤”;甚至可以做成 各種造型,透過不同顏色和形狀,激發寶寶食慾,讓寶寶愛上吃水果。
原則5:水果作為加餐吃
有的家長會想著:寶寶愛吃水果,那就多給寶寶吃點。
這樣的想法是不科學的。
由於 寶寶胃容量有限,若是吃的水果多,必然影響吃三頓正餐,甚至養成偏食挑食的習慣,反而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生長。
因此,水果作為加餐,最好在兩頓正餐間吃,控制好量,別吃太多。
原則6:注意過敏
這點也不能大意,尤其家裡爸爸媽媽有過敏的寶寶,更要多加註意。
常見的容易過敏的水果,如 芒果、菠蘿、獼猴桃 等。
剛新增輔食的寶寶,每新增一種要注意觀察是否過敏,容易過敏的水果推遲新增。
確認寶寶過敏的水果,要避免在輔食中新增,而且有些成品輔食,也要注意看是否新增這些水果。
總之,水果雖好,但要正確給寶寶吃。
你家寶寶喜歡吃水果嗎、最喜歡吃哪種水果,平時你是怎麼給寶寶吃水果的呢?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