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寶後,我身子虛弱得很,每天睡不好休息不好心情也不好,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後來去醫院,醫生說我是產後抑鬱了。開始的時候老公還會耐心哄我,但時間久了就失去耐心,開始以工作加班為藉口很晚回家。
婆婆也跟針鋒相對,嫌棄我矯情
就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太矯情了。可是壞情緒並沒有放過我,經常不知怎的就很悲傷,彷彿心裡憋著一口氣,記得有一次二寶晚上哭鬧,怎麼都哄不好,我一下就情緒崩潰了。
看著老公在旁邊翻個身睡得正香,我越想越氣,把老公叫醒讓他哄下寶寶,看著老公一臉不耐煩的樣子,我眼淚就控制不住流出來了。
第二天我媽跟我打電話發現我不對勁,立刻就過來了。
在以前的傳統中,帶娃大多是奶奶在幫忙帶。但是如今姥姥帶娃卻成為新趨勢,這種現象在二胎家庭更為明顯,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在幫忙帶娃,“姥姥帶娃”也多次衝上熱搜,成為大眾激烈討論的問題。
就像我家小區,很多二胎家庭都是姥姥在帶娃,平時在小區也是聽見孩子叫姥姥比較多。
其實我們沒必要糾結奶奶哪去了,因為不管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都是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幫襯,我們應該心存感恩。他們辛苦了半輩子把我們撫養長大,帶不帶娃都是他們的選擇。
千萬不要因為老人不幫忙帶娃就心生抱怨。
二胎家庭大部分是姥姥幫忙帶娃,其實並不是奶奶偷懶不願意帶,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當初我媽千里迢迢跑過來幫我帶娃時,我說帶娃這麼累,為何還要跑過來,我媽回答我說:
雖然說婆婆也是嘛,但畢竟隔著一層距離。就比如我生二胎抑鬱時,婆婆會覺得我是在小題大做,矯情;但是我媽卻跑過來哄我,並且第一件事不是問外孫怎麼樣,而是問我怎麼樣。
現在的年輕父母都追求科學育兒,在育兒理念上和老一輩會產生很多衝突。我曾經就因為寶寶什麼時候吃鹽和婆婆產生衝突:我堅持寶寶週歲以內不能吃鹽,但是婆婆卻覺得不吃鹽寶寶會沒力氣......
而媽媽更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女兒著想,在女兒提出新理念的時候也更願意傾聽,凡事好商量好溝通,這樣一來也避免了婆媳矛盾。
前面有網友提問:奶奶哪去了?其實問題很簡單,既然姥姥帶娃對比奶奶帶娃有諸多好處,那麼奶奶也去幫女兒帶娃啦。
雖然說姥姥帶娃相比奶奶帶娃更好溝通,但是在育兒的過程中,年輕媽媽難免會和上一輩產生衝突。
當發現老人的育兒理念過時時,先不要著急嘲諷批評,而是要先理解他們。他們所處的壞境不一樣,有些觀念已經成為她們思想的一部分,其實他們也是出於好意,所以我們更要理解他們,理解之後再耐心地和老人溝通。
雖然說老一輩的育兒理念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但是在育兒經驗上,他們可比我們多多了。傳統育兒理念也不一定都是不可取的,個人經驗也很重要。比如我生頭胎的時候,寶寶半夜總是哭鬧,我哄都哄不好,但是婆婆卻總有方法哄他睡覺。
但是像在寶寶什麼時候吃鹽這件事上,婆婆的觀念確實不可取。所以對待老一輩的育兒理念,我們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很多家庭經常因為育兒理念產生衝突,導致婆媳關係緊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過度解讀了別人的意圖。人在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往往會失去理性,認為對方是故意這麼做的。
比如說老人帶娃喜歡追著孩子餵飯,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讓寶寶坐在餐椅上自己吃飯。如果老人堅持餵飯,很多媽媽會認為她是不是故意的,非要跟我作對。
久而久之,這種想法會在心裡生根發芽,在某一個時刻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