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家長朋友們談一談與兒童健康關係密切的幾種營養元素,其中包括維生素D、鈣、鐵、鋅及DHA相關問題。
維生素D
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是一類有機化合物,能維護身體健康、促進生長髮育、調節生理功能,它是生命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和鈣磷代謝的重要生物調節因子。
嬰兒處於快速生長髮育期,維生素D需要量相對較高,建議0-12月齡嬰兒維生素D適宜攝入量為10ug/d。嬰幼兒維生素D的適宜與推薦攝入量見下表:
維生素D 缺乏表現為一種骨骼疾病,在兒童中稱為佝僂病。兒童佝僂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低鈣血癥、牙齒萌岀延遲、骨骼發育障礙,骨骼不能正常鈣化、變軟、易彎曲、畸形。可能還合併有貧血和呼吸道易感染,神經、肌肉、造血系統和免疫器官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看到這裡,有很多家長都會詢問,如何補充維生素D呢?
一方面,魚肝和魚油中維生素D的含量較為豐富,其次是雞蛋,可以透過飲食來補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適當的天氣下)經常曬太陽,皮膚充分暴露於陽光下的紫外線,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可以轉化成維生素D3。我國北方地區,由於飲食結構和日照時間相對較少,通常還需要口服補充維生素D,可以選擇維生素D3,小嬰兒還可以選擇維生素AD滴劑。
鈣
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元素,其中99%集中於骨骼和牙齒。 鈣對保證骨骼的正常生長髮育和維持骨骼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推薦0-6月齡嬰兒鈣的適宜攝入量為200mg/d ;7-12月齡為250mg/d;1-3歲兒童鈣的平均需要量為500mg/d,推薦攝入量為600mg/d。
鈣缺乏是比較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骨骼的病變,兒童期由於生長髮育旺盛,對鈣的需要量較多。如果鈣攝入量長期不足,同時伴有蛋白質和維生素D缺乏者易發生佝僂病,臨床表現有生長髮育遲緩、新形成骨骼結構異常、骨骼鈣化不良、骨骼變形等,常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嚴重缺鈣可引起手足搐搦症。
奶類是兒童期最主要的鈣源,也是最好的鈣劑食物來源。嬰兒期要鼓勵母乳餵養,並給予乳母適量的鈣劑補充。嬰兒期以後也要堅持每日一定量的奶製品供給:6個月以內兒童純母乳餵養,需要的鈣從母乳中獲取;6-12個月兒童,每日奶量應達 600-800mL;1-3歲兒童每日奶量不少於500mL;學齡前期(3-6歲)兒童每日奶量為 350-500mL;學齡兒童每日奶量為300mL。豆類食品含鈣量豐富且吸收較好,綠葉蔬菜雖然也有一定的含鈣量,但吸收相對較差。
鐵
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鐵缺乏可引起小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導致兒童抵抗力降低,哭鬧,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與思維能力下降等。
鐵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但是吸收率相差很大。 一般動物性食物的鐵含量和吸收率高於植物性食物。富含鐵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魚等。維生素A和維生素C能夠促進鐵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建議6月齡左右的孩子體檢時檢查血常規,及時發現鐵缺乏並適時補充治療。
鋅
鋅是細胞內最為豐富的微量元素,也是人體的必需微量營養素,在兒童營養 與生長髮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鋅缺乏可引起生長髮育不良、矮小、瘦弱,學習認知能力差,性功能發育延遲,還可出現味覺障礙、偏食、厭食或異食等;此外還包括精神萎靡、皮膚乾燥、皮疹、反覆腹瀉、感染、 口腔潰瘍等表現。
鋅常見的食物來源包括貝殼類海產品、瘦肉、動物內臟和穀類胚芽,詳見下表。
DHA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它能夠調節免疫能力,促進神經功能與認知的發育,增強語言能力、智力發育,提高嬰兒視敏度等。
富含DHA的食物主要是海產魚類、如三文魚(約1%)、金槍魚(約0.89%)等,蛋黃也是DHA的來源。
建議各位家長定期帶孩子前往兒科醫院進行身體檢查,醫生會根據每位兒童的具體情況給出具有指導性的膳食餵養方案喲。
THE END
推文創作
●文字:許諶
●排版: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