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的更加優秀,成長的更加迅速。於是難免會有些心急,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身發展的規律,家長若逼迫的太緊,往往會適得其反。
孩子6歲之前,不要逼他做3件事,高情商父母抓緊看!
1、逼孩子分享
分享是一件好事,這是每位家長都要教孩子做的事情。但是,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就盲目地讓孩子分享,不是教孩子分享的正確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都理所當然的覺得孩子要學會分享,要和朋友分享那些玩具,事實上,媽媽應該尊重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特定時期的這些行為,和他一起守護屬於他的東西,讓他感到安全,而不是急著分享。
分享很美好,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連結,是親情、友情、愛情的基礎。但不是靠“威逼利誘”來讓孩子分享,而是透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分享。
媽媽不要去強迫孩子分享,可以給寶寶一些分享意識的引導,慢慢的孩子就會有分享意識了。
2、逼孩子勇敢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孩子勇敢,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鼓勵孩子和別人打交道,凡是遇到需要拿個東西,問路,社交發言統統把孩子向前推,這時候孩子如果羞澀或者膽怯,家長就會硬推著孩子向前衝,告訴孩子這是對你勇氣的考驗,你今天必須邁出這一步,如果你現在連問路都不敢,連和別人說話都不敢的話,以後怎麼和別人打交道做生意呢?我見過的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樣鼓勵孩子勇敢的。
真正的勇敢,從來不是逼出來的,是在包容和愛的滋養下,內心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力量。
所以,如果你愛孩子,希望他勇敢、堅強、自信、獨立,那就給他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3、逼孩子認字兒
逼孩子認字這件事兒,真是從太姥姥傳給姥姥,又從姥姥傳給了我們。
我之前在朋友圈看過一個影片,奶奶擺了一列的字卡,讓不到1歲的孩子指認,每次答對了,就給小孩一塊糖,答錯了就再拿回來一塊糖。
且不說,這種透過持續給糖,來強化孩子的認字動機有很大弊端,就說這麼小的孩子,話還不會說呢,就要把這些字死記硬背住,有多麼痛苦。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老爺爺就曾提出,這個時期的孩子,無論是認識世界還是繪本閱讀,都只能接受“形象思維”的方式,他們只能透過看圖、看畫面來進行認知和理解。
孩子的未來需要父母的引導,逼孩子做一些事情,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