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無法開口說話,身體有任何不舒服只會不斷地哭鬧,這個時候寶媽們就得像偵探一樣,剝絲抽繭來尋求真相。
孩子半歲前的生活主要由“吃喝拉撒睡”構成,若想判斷小傢伙身體是否正常,研究“屎尿屁”就成了寶爸寶媽們的必修課。
小寶寶幾天不排便,是進入“攢肚期”了嗎?
小迪在沒有孩子前,特別討厭被人跟自己談論孩子“屎尿屁”那點事,然而等自己真的成為了母親,她也不可避免的開始為孩子“拉臭臭”的問題犯了愁。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嫌棄小傢伙太能排便,基本上一個小時左右就得換一片尿不溼,即使是晚上也得不到休息。
孩子排便多的時候小迪抱怨,可等小傢伙接連好幾天不“拉臭臭”的時候,小迪又有點不適應,心裡擔心孩子該不會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吧。而婆婆得知這種情況後卻笑著安慰她說:“不排便是好事呀!小傢伙這只是到了攢肚期,過段時間就好了。”
小迪心裡有些不明白,便秘和攢肚都是不排便,那到底是如何區分的呢?再有就是,孩子不排便的情況到底要維持多久呢?
寶寶好幾天不“拉臭臭”是好事?回答:在攢肚期是這樣的
說到孩子排便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抱著跟小迪同樣的心情,就是既怕它不來,又怕它亂來。
一般新生兒每天的排便量會維持在7-10次左右,一天要換8個左右的尿不溼,但因為剛出生,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善,所以“臭臭”大多不成型,和成年人的有明顯區別。
等孩子到了一個左右的時候,腸胃逐漸發育,就會開始“攢肚”,並且時間維持在10天左右,這預示著小傢伙能更好的吸收後續的母乳或奶粉,是利於身體的一種正常發育行為,家長無需覺得驚訝或者過於緊張。
值得注意的是,處於攢肚期的寶寶在2-3天之內都不排便是正常現象,甚至有些孩子一個多禮拜才會排一次。
因為都是不拉“臭臭”,所以對於這件事不太瞭解的家長,很容易就會將攢肚和便秘混淆,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實,孩子身上若有這3個表現,就說明是進入了攢肚期哦。
孩子是否進入攢肚期,這3個方面的表現還需要家長多觀察
1)情緒是否正常
攢肚是孩子正常的發育行為,期間不會出現任何的不適感,所以很少有孩子因此而哭鬧。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除了每天排便次數減少,在情緒方面沒有任何明顯的波動,比如哭鬧不止、情緒焦躁等情況,那就可以考慮孩子是進入了攢肚期。
2)臭臭是否正常
攢肚在母乳餵養中是非常常見的行為,因為母乳相對於奶粉來說更易被消化,所以孩子每天的食物殘渣比較少,需要積攢一下才行,所以才會出現2、3天不排便的情況。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排便狀況應該是順暢的且呈現出來的是黃色軟便,處於攢肚期的孩子臭臭不會出現任何異常。
3)飲食是否正常
攢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吸收,所以處在攢肚期的寶寶每天仍會攝入同樣的奶,並不會拒接喝奶或者減少喝奶量。
另外,攢肚期的寶寶因為吸收能力提高,體重會有增長。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是多大進入攢肚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