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食品真的等同於健康嗎這些誤區,家長們要了解一下
糖果以及含糖的零食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很多孩子一吃起甜食就根本停不下來。糖雖好,多吃卻是“甜蜜的負擔”,特別是對孩子來說,吃太多糖可不僅僅只是傷害牙齒健康這麼簡單,造成肥胖也會對身體發育產生嚴重影響。
為此,不少家長正在設法控制孩子日常吃糖的頻率,而近年來市面上出現的“無糖食品”似乎也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無糖食品沒有高糖帶來的風險,於是就任由孩子隨性食用。
貼了無糖標籤的食品是不是就真的代表無糖呢?無糖食品真的就等同於健康嗎?
誤區1
無糖食品 = 不含糖
從科學的角度上看,絕對的無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於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 ,即可標註為“無糖食品”。也就是說,無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並非完全不含糖。
市面上所謂的無糖食品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成分,之所以也是甜的,是因為加入了甜味劑,如木糖醇、山梨醇、麥芽醇糖等替代品。
常見的無糖食品,如無糖餅乾、無糖月餅等,本身大多都是用麵粉等碳水化合物製作,吃進去後經消化分解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攝入的糖分並沒有減少。
所以“無糖食品”並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誤區2
無糖食品 = 熱量低
有人說,雖然無糖食品可能有些糖,但是畢竟含量少了很多,那相比較含糖的食品,不是同樣也會減少熱量攝入嗎?
並不能如此簡單的劃等號。
有的商品可以在包裝上看到“無新增蔗糖”,但是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雖然不新增蔗糖,卻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漿、麥芽糊精等,而這些物質在水解後同樣會產生葡萄糖,所以熱量一點也不會少。
而且為了改善口感,有些“無糖食品”可能還添加了大量的油脂,這些脂肪同樣會造成熱量超標。
所以,食物熱量高不高,要綜合看看配料表,不僅需要糖分少,還需要綜合考慮植物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配料的含量。而除了新增糖,本身就含有澱粉的餅乾、麵包等食品,在人體內最終還是會被消化吸收為葡萄糖。
誤區3
無糖食品 = 健康
無糖食品目前還不能和健康劃等號。雖然在食品的包裝上印著醒目的“低糖”和“無糖”字樣,但它們又不可能完全脫離糖分。縱然糖的含量很低,但如果無節制地大量攝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無糖食品中的甜味劑本身不含有熱量,無法為身體提供能量,我們在攝入後反而會促進大腦對甜食的獎賞機制,因此仍然會感到飢餓,很可能將繼續進食,以補充所需能量。
甜味劑的甜度遠高於真正的糖,攝入後大腦接收到強烈的刺激訊號,在沒有進食糖分的時候,卻命令身體分泌出對應的激素,易導致人體的激素髮生紊亂。
另外在心理行為上,我們越是認為它“健康”“沒有熱量”“無糖”,喝下飲料吃下零食的時候就越沒有負罪感,以至於會吃下比平時更多的食物。
面對“無糖食品”,家長們在為孩子購買的時候不能一味的“迷信”,反而更應該認真參考成分表、熱量表:
■ 有些無糖食品可能含有葡萄糖或者其它一些糖類,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並不低。
■ 在選購的時候要看該產品是用何種甜味劑代替了有關糖類,絕不能盲目地給孩子過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