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的流食都能吃哪些食物?
一提到流質飲食,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粥,第二反應粥,第三反應還是粥,最多再加少許鹹菜。這也是多數住院患者的飲食誤區。這樣的流質飲食營養價值其實非常低。
流質飲食是指食物的物理性狀呈現液體,容易消化吸收,對胃腸消化系統負擔小。我們正常吃的食物多呈固體狀,透過改變製作方法(切細煮爛或榨汁等),把常見的食物做成液體狀,患者其實都可以吃。
比如:
主食中的流質食物有白粥、米粉、藕粉、米湯、土豆泥濃湯等;
富含蛋白的流質食物有牛奶、蛋花湯、雞茸湯、魚蓉湯等:
蔬果中的流質食物有番茄濃湯、蔬菜汁、果汁等;
還可以將上述食物製成混合液體,就是營養素較多的食物勻漿(大雜燴)了。
流質飲食也要注重均衡搭配,才能給患者提供更多營養,促進康復。
需要注意如果患者是腹部術後早期,新增牛奶和其他易脹氣食物時需慎重,以免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
如何判斷一種食物患者能不能吃?
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給予少量,如果患者無任何不適,則說明患者能耐受,可以緩慢增加劑量/數量。
流質飲食能量較低,提供的營養素少,可以增加餐次至每日6-8次,即便如此,也只能作為很多疾病的早期過渡階段,應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儘快過渡至半流質飲食,否則容易出現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