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粉絲私信黃大夫,家中寶寶一歲零二十天,從昨天晚上開始手心和腳心很燙,晚上睡不好,一直哭鬧,食慾不佳,不知道該怎麼辦。
以孩子的症狀表現來看,多半是積食了!
什麼是積食?
“積食”是一箇中醫的概念,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是7歲以前的兒童常見病證,尤其是嬰幼兒。
有的兒童先天脾胃健運功能較差;有的兒童病後失調,脾胃受納、運化功能減退;有的兒童父母餵養失當,肥甘厚膩、生冷之物恣意餵養,再加上小兒飲食又不知自節,均會導致積食。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了?
1.睡不好,易哭鬧:睡覺時總是不停的翻身子,睡眠質量很低,嬰幼兒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大一些的兒童還會出現咬牙、打呼嚕的症狀。
2. 食慾下降:孩子胃口忽然變差、食慾不振,積食久了,還會出現食慾紊亂的情況。
3. 腹脹:積食常常會有肚子不舒服或者肚子脹疼的情況,而且排氣次數增多,氣味大。有些孩子會出現便秘,但是有些排便會增多,而且每次都黏膩不暢,大便乾燥有酸臭味。
4.口臭:孩子口腔有異味,嚴重還有噁心、嘔吐的情況,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5.舌苔變厚:這是典型的積食症狀,就是舌頭中間部分舌苔明顯變厚。
6.臉發紅:孩子積食後臉容易發紅,嘴唇也會很紅,有部分孩子鼻樑兩側會發青。
7.咳嗽:臨床發現許多小兒出現咳嗽之前存在飲食不節或是消化異常的問題,中醫認為小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上犯於肺,可導致咳嗽,嚴重的容易發生反覆呼吸道感染。
8.發熱: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這類孩子大多面黃、手足心發熱、腹脹、吐瀉。
小兒如果長期積食會影響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均衡,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消化不了的食物堆積在腸胃裡,可能發酵產生有害物,導致感染生病。因此孩子出現積食的問題要及時治療。
如果出現積食,家長應該怎樣護理呢?
1.簡易推拿
捏脊:讓寶寶俯臥平趴,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捏3~5遍,每天晚上做一次。
揉中脘穴:劍突下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即中脘穴,手掌根旋轉按揉3分鐘,每日兩次。
揉按足三里: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每次按3分鐘,每日2-3次,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摩腹: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100-200次,有助於消食,理氣,通腸道。
除了上述幾個方式,還可以試一下清大腸經、清胃經、揉板門等方式來幫助孩子調理脾胃。
2.合理飲食
控制孩子的飲食,不要過多攝入蛋白質和肉類,避免吃油炸食物、冷飲等,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麵湯等,多吃山藥、白蘿蔔、山楂等健胃順氣的食物。
3.適當運動
適當活動可以讓孩子氣血流暢,可以使脾胃健運,減少食積。飯後半小時之後,可進行溫和的活動,比如散步等,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和蠕動。
4.藥物治療
對於積食嚴重的孩子可以用一些消食的藥物,中藥有大山楂丸,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西藥有乳酶生,乳酸菌素片等。但是用藥要根據孩子的具體病症來選擇,比如積食伴有咳嗽、手足心熱、夜臥不寧、便乾等可以選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積食伴有大便次數多的孩子可以選擇乳酸菌素片,食慾不振可以選擇大山楂丸。
小兒積食容易反覆發作,若要小兒安,常需三分飢與寒,家長要注意吃的過飽有時也不是好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