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糊塗”:是自然衰老還是生病了?

人老了,難免脾氣古怪

反應遲緩、容易忘事

部分源於身體器官的老化

而有些則是出現了認知功能下降

如何才能甄別自己是

自然衰老還是“出了問題”?

家人出現上述問題時該如何求醫?

下面就來科普一下!

別以為“老糊塗”是正常現象

記憶力下降,易忘事,對時間、地點及人物日漸混淆,處理熟悉的事物出現困難,老人出現這些症狀常被認為是“老來糊塗”而沒當回事,其實這都屬於“認知功能下降”。

什麼是認知功能下降?認知功能是一個比較廣的範疇,內容包括很多,不僅是記憶功能,判斷、理解、分析、計算、語言、視空間、執行等功能,都是認知功能的一部分。認知功能的任一方面下降,都可稱之為“認知功能下降”。

所以當自我感知或被家人朋友發現有上述能力出現問題時,一定不要忽視。比如,如果原本對某些路段比較熟悉的,但是持續一段時間卻常在這些路段迷路了,就需要重視,可能是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

除了人們最熟悉的“老人愛忘事”以外,如果發現老年人開始變得焦慮孤僻抑鬱,不願意與他人溝通交流,總是長時間獨處,這也有可能是出現了認知功能下降,需要及早到老年精神專科就診。

“老糊塗”:是自然衰老還是生病了?

李蔚海/攝

認知功能下降初期會使生活輕度受影響,例如出去買菜忘了付錢、要買五樣菜只買了三樣菜,自己放置的東西經常找不到、總是提相同的問題、一句話重複多遍等。如果出現上述現象就應該及時檢測,因為認知功能下降往往是很多疾病的前兆。尤其很多老年人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時,最先聯想到的一個疾病便是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

目前,認知功能下降所帶來的危害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普遍存在“老來糊塗是正常現象而不是大問題”的錯誤觀念。加之人們受到傳統文化影響,不願到神經內科等科室看病,導致人們對認知功能相關疾病的知曉率、就診率、治療率低,嚴重延誤病情,影響了患病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

認知功能下降要及時篩查

認知功能的量表測評是瞭解自身認知功能狀況的重要手段。量表測評的方式已在國外有例可循,國外有一些機構,面向城市中所有的老年人進行量表自評,並作為一個健康管理檔案存檔,每年自評一次,透過得分變化以此來判斷認知功能下降的程度,用於管理疾病發展。郭起浩指出,這種量表的推廣成本低、可及性高、敏感性高,能夠在早期檢測認知功能下降程度。

認知功能的狀況可以透過一些量表來進行評估,例如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MMSE簡易智慧精神狀態量表、一些精神心理學的量表等。此外,還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既有針對病人的測試,也有針對家屬旁觀者的測試。

由於臨床前期認知功能下降不易察覺,患者和家屬應該在發現任何有關症狀時就進行專業篩查,及時介入干預治療。

“老糊塗”:是自然衰老還是生病了?

李蔚海/攝

生活行為與藥物干預兩方面

早治晚治區別很大!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還沒有方法可以治癒,因此早期干預至關重要。越早開始治療,認知功能的衰退控制得越好;堅持持續治療,就能持續獲益。

目前,干預認知功能下降可以透過生活方式、行為情緒引導

首先要求患者一定要控制“三高”等基礎疾病,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戒菸戒酒等。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控制體重,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情緒。適當運動對預防病症也有相關效果。其次,需要認知鍛鍊。患者如果出現記憶力減退,他的思維能力往往也是減退的,那麼日常就需要家人教他如何記憶,例如每天記錄日期,記錄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到晚上覆述、回憶等,都對預防和減緩阿爾茨海默病有幫助。

藥物干預方面,目前我國已上市新一代腦腸軸機制藥物。該藥物基於腦腸軸理論研究,透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減輕腦內神經炎症、減少腦內Aβ沉積,進而改善認知功能。

來源:健康時報

【來源:健康湖北】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0 字。

轉載請註明: “老糊塗”:是自然衰老還是生病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