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不振、精神萎靡、不想上班……這些都是夏日溼氣惹得禍!

南方的夏天絕對沒有那麼簡單,在 “多少樓臺煙雨中” 的朦朧表象之下,跨入伏天前要先體驗的是萬物生根發黴的黃梅天,悶熱難耐,汗出不暢,食慾不振,神疲乏力,相信不少人在夏季都有類似症狀,這會不會是“溼”在作怪?飲食調理有用嗎?

01

夏季為何要祛溼養生

夏季因環境溫度高,溼度大,易感溼邪,若再由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可出現溼阻。“因時制宜”是中醫重要的養生診療思想。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人與自然密切關聯,自然界的季節變化直接影響人類的生活和健康,大自然將豐富的四季變化賦予人類,同樣在養生方面也應遵循規律。

我國幅員遼闊,隨著夏季的到來,除了驕陽似火之外,在許多地方還有連綿的陰雨和颱風。夏季,特別是長夏期間,祛溼是重要的養生內容。中醫所說的長夏,一般指的是夏末秋初之時,或指代夏季中高溫、多雨、潮溼的特殊時段。這個季節空氣中溼度最大,所以說“溼”是長夏的主氣。

悶熱潮溼,陰雨連綿,或因夏季飲食不注意,過度進食生冷或誤食發黴變質的食物損傷脾胃導致溼邪內生。

02

“溼”會對健康造成哪些影響

在中醫理論中,脾臟有運化水谷和水液的功能,還能夠向上向外輸布營養精微物質,並且協助管理氣血的生成和統攝,然而它卻最容易被“溼”困住。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脾喜燥而惡溼。

就好似一個機器樞紐位於人體中部,如果潮溼生鏽便不能正常工作了。由於五臟六腑密切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被溼所困還可以引起體內各大系統的病變,臨床表現還會因人而異。

舌苔厚膩

正常舌苔應該是薄白的,當舌苔顆粒細膩緻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上有一層油膩狀粘液的苔質時,為膩苔;苔質較厚,望之不能見底,為厚苔。晨起漱口對鏡看一下舌苔或許會讓您看到身體是否有異常。

全身乏力

溼阻的乏力帶有“困重”的特點,比喻來說,好像被溼毛巾裹住沉重而無力的感覺。中醫還有“因於溼,首如裹”之說,意指頭部脹滿沉重,如有物裹住亦為溼阻表現之一。

納呆便溏

指的是容易胸口悶,胃口不好,稍微吃一點就覺得飽脹;溼邪還有“濁”的特點,除了大便稀薄不成形或粘膩不爽之外,其分泌物和排洩物具有穢濁不清的特點。比如:小便混濁不清、婦女白帶增多、溼疹等等。

口苦口膩

有的朋友到了夏季就感到口中膩膩的,帶點苦味,即使美味佳餚食之也索然無味,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溼”。

身體酸重

身體酸重,關節疼痛,甚至屈伸不利,難以轉側,尤在夏季或陰雨天出現。

02

夏季怎樣防“溼”

中醫認為溼性屬水,水屬於陰,因此溼為陰邪,好耗傷人體陽氣,尤其是脾陽。本來長夏季節容易溼邪侵襲,再給“溼”加一把助推的力量同它一起損傷體內的陽氣,更加重了承擔運化水溼功能的重要臟腑——脾的負擔,從而更容易導致人體內部代謝的不平衡,招致溼留體內而致病。因此“防溼”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

中醫也推薦針灸療法來祛溼

少開或適當調高空調溫度,不過量食用生冷食物

現代許多人到了夏天離不開空調,喜歡把溫度調得非常低;或者吃常溫的西瓜覺得不過癮,放進冰箱冰一冰才大快朵頤。然而相對於正常的四季迴圈來說,過低溫度的空調環境是違背時令節氣的,進食過於生冷的食物容易使溼邪停滯。

運動 按摩,溼氣跑光光

動能生陽,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血迴圈,是非常好用的“物理排溼”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梅雨季悶熱,出汗較多,忌大強度的負荷運動。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微微出汗即可。

還可以在運動後按摩的時候,多按按小腿上委中穴、承山穴,幫助去除體內溼氣。

▲ 委中穴在膝窩中心點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後面正中位置,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位置

飲食調節,善用祛溼食材

總的來說,夏季是陽氣旺盛生長的季節, 飲食攝養宜清淡,忌油膩,多食營養豐富的蔬菜、瓜果之品,同時注意“夏不欲窮涼”,不能過食生冷以防耗伐生髮之陽,從而做了“溼”的幫手。

在我們平常的食物中,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健脾利溼作用,接下來就推薦5款最適合夏天喝的祛溼茶。

陳皮茯苓茶

材 料

茯苓5克、陳皮2克

做 法

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 效

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化痰祛脂。

枸杞薏米茶

材 料

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

做 法

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1/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

2/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

3/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

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 效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

五花祛溼茶

材 料

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

做 法

將上述材料洗淨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 效

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溼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溼、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溼效果更強。

辛涼飲

材 料

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

做 法

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 效

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暑溼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二花蜜茶

材 料

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

做 法

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 效

具有清熱祛溼,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 圖、文:來自網路和上海中醫藥大學,部分編輯來自《LOHAS樂活》雜誌過刊

更多夏日指南

用更“輕”的方式“吃到夏天”

怎麼更科學地喝水?|附瓶裝水設計大賞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42 字。

轉載請註明: 食慾不振、精神萎靡、不想上班……這些都是夏日溼氣惹得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