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兒突然變得跟媽媽不親,但離不開爺爺,這是為什麼呢?
文|艾米
樂樂今年2歲半了。從出生起就一直都是媽媽一手帶過來的。在她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媽媽就去工作了。從此以後樂樂白天就由爺爺帶,晚上等媽媽回來和媽媽一起睡。
第二天早上在上班之前,媽媽會帶樂樂起床、穿衣、洗漱,除了白天上班不能陪她吃飯,晚上只要有時間都會陪她。
但是,最近樂樂媽媽突然發現樂樂和她不親了。就算媽媽在家,她都是去找爺爺。爺爺不抱,她就哭得厲害,甚至還要打媽媽。並且,一到睡覺的時間就哭著要找爺爺。
每次看到這一幕,樂樂媽就覺得心裡翻江倒海的難受。暗自感慨,這孩子真是個白眼狼。
與此同時,想到辛辛苦苦養這麼大的孩子突然就和自己變得疏遠,心裡真的是好難受。一種莫名想哭的感覺油然而生。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可是這母女的小船怎麼說翻就翻了呢?其實,媽媽在陪寶寶的時候一定要用心。
只要走心,聰明的寶寶一定能夠感受到你對她的愛的。相反,保姆式的陪伴可並不受孩子的歡迎呢!
對此,洋洋媽也有類似的感受。只不過,她家小孩是男孩。
據洋洋媽所說,她離開孩子去上班的那年,也許由於剛開始返崗有些壓力就對工作上心些,對孩子可能稍微有一些忽略。
等她把工作搞定,稍微緩過來神的時候,卻發現不知不覺的孩子好像突然就和自己就不親了。
還好,她補救的比較及時。下班一回家就立馬接手,很用心的和孩子一起玩耍。每個週末和老公都帶洋洋去戶外散步、遊玩。
沒過多久,孩子又變回了以前的那個粘人寶寶......
樂樂媽媽總結:小孩子就是這樣,誰陪他時間多,誰對他上心,他自己心裡門清門清的。
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曾經說過,1到3歲是孩子依賴關係的形成期。
在這個時候,誰帶他多他就跟誰親。並且強調,爸爸媽媽無論有多忙,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多陪孩子。和他形成一定的親子依賴關係。
這樣,即使他長大犯錯你再怎麼打他、罵他,他都不會記仇。相反,如果父母和孩子的親子依賴關係沒有很好的形成,那麼等他長大你也別想著要怎麼管他。沒用,他根本不會聽。
說到這裡,使我想起倪萍的童年故事。倪萍不到2歲的時候就被姥姥接去,完全由姥姥來帶。一直帶到她6歲的時候,才回到媽媽身邊。她說,媽媽從來沒罵過她,更沒打過她,可她就是怕媽媽。
而哥哥總是淘氣惹媽媽生氣,媽媽再怎麼打罵他,他從來都不會感到懼怕。與此同時,她卻非常懷念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並且說,從6歲到17歲這段在媽媽身邊的日子,反而在她的人生裡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
很明顯,倪萍和她的媽媽沒有形成很好的親子依賴關係。這種依賴卻被姥姥所代替了。也許,在她心中姥姥才是她真正的媽媽。
可見,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母親對她的陪伴有多麼的重要。
新一代的職場媽媽由於工作比較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寶寶也是比較常見的事,可以被人們所理解的。
然而,作為一個媽媽沒有誰不願意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即不耽誤工作,又不影響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既然選擇了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就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保持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儘量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當天的任務。
不拖拉,給同事留下良好的影響。同時,和同事相處保持和諧的氣氛。
這樣,如果寶寶有事,臨時請假才可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援。
下班回家就把自己切換成家庭模式,不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在自己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給予寶寶高質量的陪伴。
這裡所說的高質量是指對孩子走心、專注的陪伴,而不是人在心不在的分神陪伴。
強調:專注高質量的陪伴寶寶半小時,遠遠勝過行屍走肉型的陪伴寶寶一整天。
職場媽媽離不開父母的支援。白天上班一整天不能照顧、陪伴寶寶,沒有辦法,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代勞。
老人帶娃一整天也挺辛苦的,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幫父母分擔一些。多說一些體貼的話,偶爾給買個小禮物什麼的哄她們開心。
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即使自己平時比較忙,對孩子疏於照顧,相信父母也一定會在孩子面前幫你美言幾句,親子關係也能更進一步。
跟著時代的步伐,女人們在職場以及家庭經濟方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不可否認,上帝還賦予了她另一個神聖的使命,那就是繁衍後代。
畢竟,對於孩子的照顧以及教育方面,目前還是以母親為主的。這就造成了很多職場媽媽內心的糾結和矛盾,面對更多的付出和考驗。不過沒有關係,相信這一切對於優秀的你來說都不算什麼太大的事。
再忙再累,一切都會過去的,不是嗎?
【今日話題】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選擇全職在家帶寶寶嗎?
往期回顧: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