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俗話說“慣子如殺子”,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你是不是一個慣壞孩子的家長呢?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多接觸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從而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導,同時更應該多瞭解一些反面事例,以此來警醒自己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怎樣做才能恰到好處!
家長們注意:下面這幾件事,你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會感激你,為了孩子請認真反思。
1、家務不讓孩子插手
“走開走開,你哪裡會做這些家務,自己快點去看書,家務我自己來!”“別在這裡搗亂了,你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沒讓你來幫我,自己去把作業做好就行,別來這裡瞎摻和。”……
當孩子對做家務這件事躍躍欲試的時候,這些話通常都是家長們脫口而出的。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家長們似乎永遠只把“學習”作為孩子的第一要務,至於獨立生活的能力方面,家長們並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
正是有了家長們這樣的想法,才讓我們見識了一個個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實——十多歲的孩子不會穿衣、扣扣子;某某大學大一新生,由於生活不能自理被要求退學……
有些家長很奇怪,當孩子小時候,他一點不讓孩子碰家務;後來孩子結婚生子了,自己也老了,但依然要做全家大小的免費保姆,將大大小小的事情操碎心的時候,他反過來開始抱怨自己的孩子沒別人家的孩子體貼父母了。
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當孩子想參與做家務的時候,家長請別扼殺孩子對家務所保持的好奇心和參與感。
2、對孩子百依百順
“媽,我要盒牛奶,快點去給我拿。”十多歲的孩子盤坐在沙發上打網路遊戲,像個大老爺一樣使喚著媽媽。“哎呀,手機沒電了,媽媽快去給我充電。”當媽媽剛剛拿著手機進臥室,還沒來得及插充電器的時候,孩子又開始叫著:“媽媽,給我把電視開啟,我要看電視。”媽媽一如既往的照做,孩子又開始吩咐:“媽媽,我襪子有點臭,快點去給我洗一下……”
有些家長,活生生的把孩子慣成了神仙,孩子讓他幹嘛,他就幹嘛,對孩子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會發現別的家長,根本沒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別人家的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比自己的孩子更懂事、更體貼、更出色一些。
對孩子百依百順並不是愛,反而是害!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應該深思熟慮,哪些事情是對孩子好,哪些事情是害孩子,自己心中必須要有一杆秤。
3、把孩子的心意拒之門外
“媽媽,這個食物有點好吃,你也嚐嚐吧!”孩子拿著食物遞到媽媽嘴邊。媽媽搖搖頭:“寶貝,你自己吃吧,媽媽不喜歡吃這個。”“爸爸,這個水果好甜,來我餵你吃一個。”孩子一邊吃著水果,一邊對爸爸說。“我不吃,我吃了你等會兒就要少吃一個了。留著你自己吃吧,我看著你吃就好。”爸爸滿眼全是愛的回答到……
教孩子學會分享,這是教育孩子極為重要的一門課題之一。很多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父母將好東西分享給自己的這份愛心,所以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回報父母,常常分享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父母。
可這個時候,部分家長就不領情了,他們喜歡把孩子的心意拒之千里,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可當自己每次想和父母分享好東西的時候,父母都不接受,孩子漸漸的就不再分享。仔細回想一下,身邊那些愛吃獨食的孩子,其實都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
教育孩子,是父母終身的事業,我們只有常常自省和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收穫更為出色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