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後需要拍嗝嗎?
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聽過“拍嗝”,所謂拍嗝就是寶寶每次奶後都要拍拍後背,讓他們發出“嗝”的一聲,腹中的空氣被大量排出,以此減少吐奶的發生。但是對於新生兒拉來說,雖然看起來非常可愛,但是骨骼發育尚不完善,整個身體都軟綿綿的,很多新手爸媽抱都不敢抱,又何況是拍嗝呢?
怎麼拍,怎麼抱?把手託在哪裡,具體拍哪個位置?小腦袋晃來晃去,會不會傷害寶寶的脖頸和大腦?這些都是新手爸媽非常擔心的問題!
之前遇到一位新手媽媽,她家寶寶2個多月,吐奶嚴重,幾乎每次奶後都要吐出一些來。對於這個問題,這位媽媽非常奇怪,每次奶後都會拍嗝,而且也聽到了“嗝”的聲音,為什麼寶寶還會吐奶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拍嗝的手法了。拍嗝的目的是幫助寶寶把胃裡的空氣排出,同時也給寶寶一定的緩衝時間,讓他們休息一下。
只是拍嗝看起來簡單,卻有很多講究。比如拍嗝方向。給寶寶拍嗝時,是從上往下拍,還是從下往上拍?
這個問題,叮麻曾經諮詢過專業醫生,醫生表示:給寶寶拍嗝,應該從下往上拍,而且肋骨以下的地方不需要拍,否則效果不好不說,還會讓寶寶非常難受。
除了拍嗝的方向順序外,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拍嗝的誤區,各位新手爸媽一定要提前搞清楚,給寶寶拍嗝時儘量避開!
奶後拍嗝的3個誤區,新手爸媽要避開
1.拍嗝後溢奶,是拍嗝不正確?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奶後拍嗝了,而且聽到了“嗝”的聲音,但是沒過多久,寶寶又溢奶了。是不是拍嗝不正確?
PS:拍嗝的目的是幫助寶寶把胃裡的空氣排出,對吐奶只能起到預防和緩解作用,並不能百分百避免。而且,寶寶吐奶、溢奶並不只是因為空氣吸入導致,還跟寶寶的生理特徵有關,寶寶的胃容量非常小,而且位置是水平的,賁門處也比較鬆弛,不能進行很好的收縮,進入胃裡的奶液很容易迴流到食道里,引發吐奶、溢奶的發生。
這樣就意味著,即使寶寶奶後拍嗝,胃裡的空氣全部被排了出來,但是在他們自身生理特徵的影響下,仍然存在吐奶、溢奶的可能,只是有所緩解而已。
所以,拍嗝以後,媽媽需要讓寶寶側躺一會兒,放下時,動作要輕要慢,不要晃盪寶寶,也不要逗弄寶寶,跟寶寶玩劇烈的活動,更不要擠壓寶寶的腹部。
2.拍嗝必須有“嗝”聲,否則一直拍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拍嗝時,發現怎麼拍都聽不到“嗝”聲,於是就一直拍下去。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
PS:並不是所有的拍嗝,都會發出“嗝”的聲音。拍嗝是為了幫助寶寶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來,但是如果寶寶吃奶時姿勢準確,銜接標準,沒有吸進空氣,那麼他們拍再久也不會排出“嗝”來。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媽媽豎抱寶寶15-20分鐘,給他們一些緩衝時間,讓他們稍作休息,然後再放下側躺。
3.拍嗝要重一些,聽到 “啪啪啪”的聲音
之前同事出月子,叮麻跟幾位好友去探望,恰好遇到了奶後拍嗝,老遠就聽到“啪啪啪”的聲音,聽著聲音就感覺痛的不得了。後來問同事,她說是孩子姥姥說的,拍嗝得重點,要不拍不出來。
PS:這個方法是堅決不允許的,拍嗝太輕確實拍不出嗝來,但是如果拍的太重,對脊椎的傷害非常大,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
拍嗝時,爸媽必須使用正確的拍嗝手法,合適的拍嗝力度才可以。
寶寶奶後要拍嗝,這才是拍嗝的正確手法,很多爸媽拍錯了
寶寶奶後拍嗝,拍嗝的手法、力度和順序,都是最為重要的問題!
◆拍嗝手法:我們需要把五指微微併攏,凹成碗狀,然後再用空掌來給寶寶拍嗝,而不是平手拍嗝。這樣做,不僅不會拍疼寶寶,還能產生有力的震動,把寶寶胃裡的空氣融合起來,更快的排出體外。
◆拍嗝力度:拍隔時,力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來說,只要拍的寶寶微微震動就可以了。
◆拍嗝順序:拍嗝位置是寶寶的後背,但是並不是上下左右亂拍一通,媽媽需要遵照“由下往上”的順序來輕拍;而且拍嗝的節奏也需要注意,大約是一秒一下。
具體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
1.豎抱拍嗝
媽媽坐著或站著,把寶寶豎抱起來趴在自己肩膀上,注意寶寶頭部稍微高一些,側趴在肩膀上,千萬不要捂住口鼻,以免缺氧窒息。同時還可以在肩膀上放塊毛巾,墊著寶寶的頭部,以免吐奶把衣服弄髒。
另外,寶寶不僅要趴在媽媽肩膀上,整個身體還要跟媽媽緊貼著,媽媽一隻手托住寶寶屁股,一隻手五指微微併攏,凹成碗狀,再用空掌由下往上輕拍寶寶的後背。
拍嗝不定,但是一般不需要超過15分鐘上下。一般來說,只要排出嗝來,媽媽可以停止拍嗝,把寶寶輕輕放下側臥一會兒;但是如果一直沒有拍出嗝的話,建議媽媽豎抱15-20分鐘,然後再把寶寶輕輕放下側臥一會兒。
2.坐式拍嗝
坐式拍嗝分為兩種,一種是端坐式,一種是側趴式。
端坐式:媽媽坐在床邊或沙發上,寶寶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一隻手支撐寶寶的胸部和頭部,一隻手呈碗狀,用空掌輕輕拍打寶寶後背。
側趴式:媽媽坐在床邊或沙發上,寶寶趴在媽媽大腿上,媽媽一隻手扶住寶寶的頭部,讓頭部略高於胸部,一隻手呈碗狀,用空掌輕輕拍打寶寶後背,或者在寶寶後背畫圈撫摸。
不管是端坐式,還是側趴式,媽媽都可以給寶寶圍個小圍嘴,以免吐出的奶液弄髒媽媽的衣服。
這幾個餵奶前後的問題,比拍嗝更重要
寶寶為什麼要拍嗝,無非是吃奶時進入大量的空氣,導致吐奶加重,為了緩解寶寶的不適,所以才需要拍嗝。
但是,要想預防、緩解寶寶吐奶不適,拍嗝並不是唯一方法。這幾個餵奶前、中、後的注意問題,比拍嗝更重要!
1.餵奶前
寶寶飢餓厲害,哭鬧厲害,都容易在吃奶時吸入大量的空氣。
建議:媽媽應該按需餵養,千萬別讓寶寶餓過頭,也不要在寶寶哭鬧厲害時餵奶。
2.餵奶時
餵奶時,寶寶哭鬧,餵奶姿勢不準確,銜接不貼切,逗弄寶寶,寶寶注意力分散,都會讓他們吸入大量的空氣。
建議:給寶寶一個安靜、舒適的吃奶環境,周圍不要有人圍觀,不要逗弄寶寶,不要有噪音和強光。
餵奶時,需要注意餵奶姿勢和嘴巴銜接。
◆母乳餵養:
餵奶時,寶寶要儘可能的貼緊媽媽,嘴巴近距離接觸媽媽的RU頭,並且在一條水平線上,最好一張嘴就能銜接住RU頭;
吃奶時,寶寶需要把媽媽的RU頭和部分RU暈銜接住,這樣才能接觸貼切,不讓空氣進入寶寶的胃裡。
◆奶粉餵養
泡奶時,奶粉沖泡要均勻,手腕用力左右輕晃,減少氣體的產生;
餵奶時,奶瓶稍微傾斜,讓奶瓶裡的氣體沉澱到瓶底,減少瓶內空氣的攝入;
吃奶時,寶寶的嘴巴需要含住大部分的奶嘴,銜接密切,避免外界空氣的進入。
3.餵奶後
奶後不僅要拍嗝,還要注意幾個小問題:
不管是抱起來還是放下去,動作都要輕、慢,不讓晃動寶寶,以免加重吐奶不適;
不要逗弄寶寶,也不要拋高做一些劇烈活動,更不能奶後洗澡,這些都會加重吐奶不適;
寶寶躺下需側臥,頭部側臥就可以了,這樣可以避免吐奶嗆到口鼻。
PS:只要爸媽用心護理,做好上述幾個問題,寶寶吐奶現象都會大大降低。
叮麻寄語:
寶寶吐奶是嬰幼兒時期非常常見的問題,而起大多都是正常的,等到4-6個月以後都會逐漸緩解消失。不過如果吐奶厲害的話,寶寶難過媽媽擔心,就可以從餵奶前後的問題來查詢原因,是不是空氣吸入太多?然後再對症解決。尤其是奶後拍嗝,爸媽都要提前搞清楚,用正確的拍嗝手法緩解寶寶的吐奶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