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補血的豬肝,到底“髒”在哪裡?為何總有人嫌棄,還怕中毒?
大家好,我們又在這裡相遇。呂凱特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這句話語雖然很短,但不禁令我深思。那麼在這裡我將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養生經驗。
如今豬肉價格蹭蹭地漲,吃個排骨都要挑選個好日子。有朋友甚至看玩笑,以後挑選男朋友,不再以家裡是否有礦為標準,就找那些家裡養豬的。這一情況的出現,還是和前一陣子鬧得的“豬瘟”有著關係,風頭雖然過去了,卻依然讓有些人心有餘悸,對豬肝反而留下了陰影,嫌棄它太髒而不願吃了。
豬肝是鐵元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也是女性青睞的物件,補血效果要比其他的食物更好。可是豬肝也承擔著排毒的作用,餵豬過程中使用的豬飼料以及給豬打得藥等等,都要透過豬肝來代謝分解,也就讓人誤以為豬肝中會存在不少毒素和藥物殘留,敬而遠之了。想法固然是有道理的,可認識卻不夠充分。
豬肝確實是承擔著解毒排毒的作用,卻不會藏著毒素。當代謝廢物到達豬肝時,也就被隨之分解了,並不會有殘餘的存在。即便是有,也是少量的,並不會給人體構成威脅。況且在烹飪豬肝時,也需要高溫維持,起到了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完全不用擔心豬肝太髒。
不過,吃豬肝時要留心其中的維生素A,它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並不能跟隨水液排出體外,容易在體內堆積。一次性吃了過多豬肝在,則會使得維生素A攝入過量,使人中毒。根據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成年人應該每週吃一到兩次豬肝,兒童每次的攝入量則應該限制在20克以內,孕婦對鐵需求比較多,每週可以吃75到85克左右。總之,只要不貪嘴,豬肝是可以放心吃的。
那麼,豬身上的哪個部位才是不能吃的呢?
有的豬肉上面會有白色的小顆粒存在,這種小顆粒是不能吃的,含有這種小顆粒的豬肉也不建議吃。白色的小顆粒如同米粒狀大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米豬肉”,肉中含有的寄生蟲會更多,其中也會含有大量的細菌。而白色顆粒物,則可能是寄生蟲的蟲卵的,遇到這樣的豬肉不要買,也不要吃。
在豬脖子部位,存在很多的淋巴組織,其中存在的細菌和毒素相比於其他部位而言,也要更多。在脖子上還可能會發現有一些像紅棗一樣的疙瘩,可能是灰色,也可能是紅色的。這些肉疙瘩中存在的毒素相比於其他部位也會更多,人吃得太多,可能帶來一些不好的狀況,並不建議大家選擇豬脖子來吃。
豬肉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物,即便是在價格高漲的今天,很多家庭依然會選擇豬肉作為日常的菜餚。在吃豬肉時也確實要有所選擇,比如帶有白色顆粒的米豬肉,以及藏有淋巴組織的豬脖子等,還是應該捨棄的。但是豬肝遠沒有想象得那麼髒,其中含有的營養價值,要比可能存在的毒素以及藥物成分更多,只要每週不過量食用,女人、小孩以及對鐵元素有著需求的人群,都可以透過吃豬肝來調理,沒有必要對它敬而遠之。
以上所說的您學會了嗎,科學養生使我們越來越長壽,當然好的心情更加重要。以上所說如果您沒看夠也沒有關係,關注我,將帶您一起探尋養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