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說起來青春期的孩子,為啥會從“乖乖”變成“惡魔”?也成為家長的未解之謎,特別是孩子的怨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針對媽媽,也讓媽媽感覺特別寒心。
姑姑就是這樣的代表,沒想到表弟在上初中之前都是很乖巧的狀態,但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事事跟姑姑作對,連話都不想跟姑姑說,而基本上想要生活費也是從姑父那裡要,跟姑姑多說一個字都難。
為什麼娃到了青春期,為啥最討厭媽媽,而不是爸爸,心理醫生是這麼解釋的:孩子在青春期時叛逆,是因為內在獨立意識的覺醒,覺得自己的能力跟成人差不多,特別想衝破之前的束縛,而之前管教孩子最多的人是母親無疑,所以青春期會把媽媽當成自己最大的阻礙。
所以說,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討厭媽媽,跟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國內喪偶式育兒的大背景,媽媽管教孩子最多,受到的埋怨也越多
而孩子到了青春期,為什麼跟媽媽的矛盾要多於爸爸?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國內管教孩子最多的還是媽媽,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到學習,操心最多的是媽媽無疑,媽媽習慣性包辦孩子的大小事情,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控制,所以在青春期時最容易爆發矛盾;而爸爸很少管孩子,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孩子面前示好,自然相比較媽媽來說,會少一些控制慾,自然青春期的孩子也會把怨氣發洩在媽媽身上。
姑姑自己就是老師,自然對錶弟的要求也是嚴格的,從小到大緊盯著表弟的學習,如果是有下降的趨勢,就找表弟的老師瞭解情況,這樣的氛圍對於表弟來說,壓力很大。而等到表弟上了初中,姑姑再想幹涉表弟的學習,就引發了表弟的強烈不滿。而姑父很少實質性監管孩子的方方面面,自然沒有那麼大的矛盾。
媽媽在孩子身上付出越多,越想控制孩子
當然,媽媽跟青春期孩子的矛盾加深,還跟孩子精神方面的覺醒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產生矛盾有很大的關係,內心既討厭媽媽的過多幹預,但是在有些時候又離不開媽媽,這種矛盾讓孩子的內心極不舒服;同時,媽媽在孩子身上的付出越多,對孩子的要求也就越多,也會引發孩子的反抗情緒:我又沒讓你這麼做,是你自己自願的。而爸爸不會為了孩子放棄什麼,自然對於孩子的要求會更佛系一點,自然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不會太惡化。
姑姑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到大城市發展的機會,所以有的時候有事沒事兒,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提上幾句。但是這個說法卻引起了孩子反感,覺得姑姑的“奉獻精神”讓他覺得更無法呼吸,兩個人的關係就越變越僵。
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媽媽而不是爸爸,還不是因為媽媽包辦太多,孩子卻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自然更容易產生矛盾。對此,你怎麼看呢?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新增、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