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情緒反應,如果需求得不到滿足,發脾氣是他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孩子從出生不久,一旦捱餓、生病,他會滿臉漲紅地大哭,他們最初的這種情緒反應多和生理需要有關。
但隨著年齡增長,情緒也進一步發展。尤其兩三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增強,不滿足的情況時常發生。
然而,受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其願,他們很難透過語言與大人溝通,表達不滿情緒,往往只能“大動肝火”。
任何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積極和消極情緒,孩子也不例外。偶爾發發脾氣,是極其自然的情緒表達方式,家長要允許孩子發脾氣。
簡單3招,讓孩子不再哭鬧
1. 與孩子共情,幫孩子疏導情緒
生活中很多家長當孩子哭鬧時,他們只會說:“別哭了!”這顯然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與孩子共情,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當孩子有小情緒時,一邊傾聽一邊幫孩子舒緩情緒,讓孩子慢慢平靜下來。
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一件事情:發脾氣是一個情緒問題,而不是用來要玩具、要零食的解決問題手段。
2. 樹立明確的規則
孩子如果經常發脾氣,家長可以將這些情緒做一個分類:
第一類是孩子的正常情緒,這種可以稍微哄一下,疏導一下。
第二類是孩子心情不好但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種可加以包容,並告訴孩子該如何正確的表達情緒。
第三類是孩子故意的鬧騰,這種必須要嚴厲制止,讓孩子停止這類行為。
如此一來就知道在對面不同的情況時,該如何處理了。
3. 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如果大人天天抽菸、玩手機、罵髒話,也就很難讓孩子認真學習,成為一個品行端正之人。
同樣的道理,如果家長的脾氣不好,甚至經常在家裡吵來吵去,那麼,孩子的脾氣也就註定好不到哪裡去。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平時是如何處世待人,在無意間也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
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學會耍脾氣,那麼首先大人就要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在孩子面前亂髮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