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寶寶合群,又不受欺負,這幾點需著重培養
當寶寶逐漸成長,自然就需要有自己的群體,所以可以看到在城市裡的小區或者是農村裡的小廣場上,都會有很多帶娃的老人以及年輕的父母。讓孩子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當小寶貝找到自己的小夥伴時會更加的開心。根據相應的科學研究發現,對於大部分的孩子進入幼兒階段,也就是2~3歲的時候也就會形成固定的玩伴模式,他們會有幾個相信的好朋友,小男生會有幾個類似於哥們一樣的小兄弟,而小女生會有幾個好閨蜜。而且小寶貝們也逐漸會有了性別的意識,大部分時候他們更願意和同齡或者是年長的孩子玩,如果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基本上是無法參與進去的。
有一些家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容易融入到群體之中,而且能夠贏得他人的好感,當然也有些家長會存在相應的困擾,雖然自己的寶寶很善良,但是膽子太小,所以顯得有些不合群,非常容易受到欺負。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既合群同時又不受委屈,也成為了育兒過程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一個問題,對於以下這幾項也是家長們應該著重注意和培養的要點。
一、形成個人物品認知
大部分時候帶著玩具或者相應物品出去玩的小朋友都會互相交換玩具,當然有孩子會飛揚跋扈的去搶他人的東西,並且說這是自己的,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如果有對物品認知的孩子,他就會很清楚,這是自己的東西,所以會立馬搶回來。但是沒有這種意識的孩子,很可能輕易的就會被他人欺負,所以也更加容易受委屈,守不住自己的玩具,也沒有辦法拿到別人的玩具。甚至還需要家長出面去進行干預和幫忙,對於同齡的小寶貝們基本上都屬於這樣的一個階段,往往不能夠很好的相處,甚至會因為爭搶玩具而鬧得很不愉快。因此家長們在外出的時候,儘量要提前告知孩子,這是屬於自己的玩具,可以和他人進行交換,但是如果自己想要回來的時候,也需要由自己進行出面。透過這樣的方式,自然也就能夠有效的杜絕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了。孩子出去不受委屈,並且也不需要大人去進行相應的幫助,自然也就化解了很多矛盾。
二、有主觀意識,有個人想法
在生活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個詞語,就是個性對於個性而言,自然就形成了個體的差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小寶貝也是同樣的,很多孩子十分的膽怯,但是很多孩子又活潑好動,對於大部分的小寶貝們,他們都希望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玩伴。但是孩子也有了孩子的性格,因此很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爭吵或者是糾紛,特別是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很多孩子捨不得拿自己的玩具給他人,但是又想要其他人的玩具,這是一種非常糾結的想法。那是因為這樣,所以出去玩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相應的麻煩。因此如果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個人認知培養,告知孩子他們帶出去的玩具可以由自己做決定自己是否想給別人玩,或者是不想要分享,都完全可以進行自主決定。因為只有能夠堅持個性,不輕易妥協的孩子,才更加容易守得住底線,不輕易的受委屈,受別人欺負。
三、遇到麻煩要及時求助
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一些相應的挫折和困難,而小朋友在一起進行相處的時候,自然也會遇到相應的問題,因此但凡是孩子在一起出現了問題,悶著不說,反而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要教會孩子,如果遇到麻煩的時候要及時的向家長求助。如果不是過於強勢的孩子,那麼對方可以讓他們變得軟弱一些,因為軟弱也會有軟弱的好處,這樣的話可以避免發生正面的衝突同時又能夠防止個人受傷。當然也需要家長做到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但是又不能夠過於袒護孩子,一旦孩子出現了一些不當的行為,就要及時的制止。
只有懂得尊重孩子並且顧及孩子想法的家長,才能夠透過良好的方式去培養孩子和他人交際的方法,並且還要保護孩子的個人意識,不要強迫的讓孩子去與他人分享,這樣的話很可能會損傷他們的自尊心,甚至讓他們失去安全感。讓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沒有安全感的意識,很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