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打翻水杯的2歲男孩,拿起拖把化身清潔工

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優越的生活環境下。在不知不覺之中,家長對孩子的事情就會大包大攬,從而造成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的壞習慣。這樣的情況是對孩子極其不利的。父母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只有讓孩子形成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加獨立的人,從而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有一位寶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段影片。在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寶媽的兒子不小心將餐桌上的水杯弄倒在地上,頓時水灑滿了整個地面。遇到這個場景,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吧。

但是寶媽卻並沒有當場指責自己兒子的行為,反而是心平氣和地引導兒子共同完成地面的清潔工作。只見這個2歲的小男孩不慌不忙地拿起了拖把,化身成清潔工,在媽媽的引導之下,一點一點的擦拭完地上的水漬。

整個過程十分的有條不紊,表現出了超乎2歲孩子的鎮定。不少網友看到這個影片之後紛紛感嘆,這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也有的網友表示,想必這位寶媽平時非常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難怪孩子在犯錯之後才不會驚慌失措。

不少網友看到這個影片之後紛紛感嘆,這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也有的網友表示,想必這位寶媽平時非常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難怪孩子在犯錯之後才不會驚慌失措。

很多孩子在犯了錯之後會想著尋求父母的幫助,而不是首先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這都是源於孩子對於父母的過度依賴,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

而當孩子養成了自理能力之後,面對困難他們會獨立解決,毫不畏懼,同時透過自己的能力攻克一層又一層的難關,成為一個更加自強的人,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變得更加優秀。

1. 遇到困難時試著讓孩子獨自解決

當孩子嘗試著做一件自己喜歡或是感興趣的事情時,難免會因為經驗不足碰到一些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應該馬上插手孩子的事,而是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獨自思考解決問題。

當孩子無法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時,家長便可以在孩子的身後對他們作出引導。切記,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但絕對不能動手相助,否則孩子的潛能得不到激發,還會形成一種依賴性思維。

2. 讓孩子參與家庭小事的決策

當家長需要對家裡的一些小事做出決定時,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加入進來參與討論。比如,當家長在討論週末要去哪裡玩時,可以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並且鼓勵孩子,讓他們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從一些日常的家庭小事入手,孩子可以從中漸漸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還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在這個家裡更有存在感。

3. 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從孩子3歲左右開始,家長便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讓孩子獨自穿衣,吃飯,洗衣服等等。

家長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機會讓孩子動手學習,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這樣孩子不僅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喜悅,同時還能夠樹立自信心,激發自己探索的興趣,真正的走向獨立自主。

4. 激發孩子的鬥志

當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之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在孩子獲得了成就感之後,他們對於動手做事就會更加有信心有鬥志,而後就可以從行為上擺脫對父母依賴的惡行,學會用行動捍衛自己的榮譽感。

​5. 給予孩子自由分配的時間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分配時間。比如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自由地玩耍,或是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珍惜自己的時間,從而做出更好的時間規劃。

育兒問題不用愁,阿月與您共擔憂。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77 字。

轉載請註明: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打翻水杯的2歲男孩,拿起拖把化身清潔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