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胃為水谷之倉,有腐熟水谷之能。水谷皆入胃以養五臟六腑。
這句話指食物都進到胃裡,胃將食物消化獲取營養以滋養五臟六腑,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若胃不好,其它的器官也跟著“捱餓”。
一、胃喜潤惡燥,這3件事,最傷胃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除了需要溫和的胃氣推動還需要胃液的滋養,胃才能正常的工作。這幾件事對胃損傷極大,胃不好的人不要碰了。
1、吃涼食
胃正常工作是需要一個溫和溼潤的環境,吃涼的東西就破壞了胃的工作條件,而且會刺激到胃,引起胃抽搐痙攣。長期吃涼的食物如冰激凌、冷飲都會損傷胃氣,早成脾胃虛寒。
2、吃飯晚
胃工作是有規律的,如果經常晚吃飯會導致胃吃飯前已經分泌了胃酸,但是胃裡面沒有食物與之中和,久而久之胃液就會把胃壁消化掉。腸胃長期受胃液刺激,就會得胃潰瘍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胃穿孔。
3、吃生食
生食一般都是涼的,吃生食會使胃變涼損傷胃氣。另一方面,生的食物裡有細菌和寄生蟲,吃到胃裡可能會導致胃感染細菌而發炎,不利於胃的健康。
二、常見的5種胃病
1、脾胃虛寒
脾胃虛則百病生。脾胃虛的症狀: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滑而溼潤;食慾不振、下肢水腫。
脾胃虛弱會導致:
內裡:胸悶、喉嚨有痰;體重增加、肥胖水腫、長小肚腩;頻繁胃痛、腹瀉、便秘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外在:無精打采、睏乏無力;頭髮油膩、皮膚瘙癢、嗓子幹癢、口乾口苦
2、溼熱中阻
溼熱中阻是指患慢性胃病。是身體中溼氣太大,症狀有:早上起來睏乏無力、舌頭有齒痕、大便糖稀。
溼氣重外在表現:皮膚蠟黃、皮膚出油、毛孔粗大、滿臉黑頭、、有黑眼圈、嗓子不清爽等症狀。其根源是慢性胃炎,要先養好胃,才可能改善這些症狀。
3、肝氣犯胃
中醫講究肝屬木、胃屬土。因此當肝木太旺的時候就會引起腸胃不適。
症狀:胸悶氣脹、打嗝、噯氣、反酸、嘔吐,還伴隨比較易怒易燥。
4、肝胃鬱熱
胃熱又稱“胃火”,原因是經常吃辛辣、油膩的刺激性食物或者飲酒,導致胃的消化機能亢進。胃熱的人偏好吃冷的東西,因為吃熱的食物胃會感覺更熱,就會出現不適感。
5、胃陰不足
胃冷會是因為胃氣不足,導致的胃比較寒冷。
胃冷會出現胃部的冷痛、還容易口渴,不喜生冷的食物,精神不佳,沉默寡言,食慾減退,畏寒。
一般表現:食慾不振,口乾舌燥幹,消瘦乏力,大便乾結。皮膚乾燥、大便乾結。
三、想要腸胃健康,堅持這3件事
1、常喝養胃茶
中醫認為,身體恢復需要慢慢的調理。調理胃是長期的過程,可以平時以養胃茶代替白開水。
猴頭菇:可治療胃黏膜損傷、慢性胃炎,能殺死幽門螺旋桿菌
沙棘:能溫養脾氣,消食開胃,治療胃脹氣
佛手:能疏肝解鬱、理氣和中、治療腹痛腹脹
丁香:治療消化不良引起的打嗝、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
茯苓:可以護胃,消炎殺菌,能減輕胃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幾種健脾養胃的中草藥一起泡茶喝,堅持2年,胃會調理健康。
2、吃清淡溫和的食物
胃喜溫溼,所以吃飯的時候儘量吃清淡不刺激的食物,不給受損的胃增添負擔。
胃酸過多可以多食用麵食、粥起到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養胃護胃的作用。或者多吃幫助腸胃消化的食物如紫薯、土豆、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東西,促進腸道揉動,幫助消化吸收。
不吃油膩辛辣、過鹹過甜的食物,以避免這些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導致分泌過多的胃酸。
飯後半小時敲腿
吃完飯切不可直接躺下休息,因為休息的時候胃工作很慢,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可以飯後散步半小時。早上7-9點主胃經,可以早飯後30小時,用手揉捏關節、敲打小腿外側,來幫助疏通胃經,幫助養護胃,也起到溫暖保護關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