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全職爸爸,我來談談自己這兩年前一個人帶孩子的感覺。
元寶一歲時,因為太太哺乳假休完了,我必須做出選擇,要麼讓我父母來帶孩子直到上幼兒園,要麼辭職自己帶孩子,在糾結了8個月的時間後,我鼓起了勇氣,毅然決定辭職自己帶娃,因為我不想象錯過我家大寶孩子的成長那樣再錯過老二的,還是一句老話,“男孩,還是應該爸爸帶”。可是當我真正自己獨自一個人帶時,面對的如下情況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記得我剛帶孩子那會兒,在網上搜了很多幼兒營養食譜,什麼玉米餅、南瓜羹、蔬菜湯的,對於我一個吃慣了湘菜口味的人來說,這些東西簡直是沒有味道的,有時我費了半天的功夫,做了出來,孩子只吃幾口,剩下的都是我吃,就這樣,連續變著花樣搞了半個多月,徹底讓我抓狂。後來,太太安慰我,這個階段的孩子本來吃的就不多,不要太糾結,做的時候儘量搞少一點,注意色彩搭配,也可以把在溜娃的時候把小點心帶到小區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他也許會搶著吃的,有時也可以帶著他一起參與做飯,多想辦法,他一定會愛上爸爸做的飯的。
每天帶娃兒在下面溜,總能遇到幾個同齡的孩子,其他孩子不是媽媽帶就是奶奶帶,大家喜歡家長裡短的聊天,自然都是誇自己家孩子有運動天賦,才兩歲就會連續拍球啦,吃飯能吃幾碗了,會背兩首古詩啦,已經開始某某早教班啦之類的,再一對比我家元寶,和別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他不太愛動,最喜歡躺著,有時吃飯也不好好吃,我家也沒報任何早教機構,他過份依賴我,不能自主玩玩具,一定讓我陪著。我是個完美主義者,看到孩子和別人的差距足足讓我焦慮了一兩個月。
怎麼改變現狀,我向太太請教,太太買了一堆的育兒書籍回來,讓我靜下心來,邊學習邊實踐,還寬慰我說:養育孩子急不來,至少要花一二十年的時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只有在實踐中學習讀懂孩子並不斷修正自己,才能雙贏。也許正象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的那樣: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經過兩年多的自我修練和磨合,我家元寶無論是在運動能力還是獨立能力上進步都很大,和我家大寶對比,我感覺父親帶孩子尤其是帶男孩在以下幾個方面是絕對有好處的: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危險面前,男性比女性擁有更強大的應對能力。有時我帶元寶在池塘邊玩時,媽媽說最多的一句話永遠是“小心,別掉水裡嘍”,而我則會更多地鼓勵他:“要不要試一試撈蝌蚪,再往前湊一點兒,我拉著你?”或者“爸爸等你把那條小魚撈起來呢”。受到我的鼓勵和支援,元寶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不再畏手畏腳了。
元寶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和爺爺奶奶帶元寶在公園裡玩,可能走的路比較多,元寶一定要讓媽媽背,媽媽不忍心,背起他走,爺爺奶奶就說應該帶個推車,要不然老這樣抱不是個辦法,媽媽說,平時爸爸帶都不抱的,都是自己走,所以推車基本沒用了。後來爺爺奶奶問元寶:為啥只讓媽媽抱?結果孩子回答:媽媽沒說不給抱呀!因為我在教育孩子時,態度通常會非常堅定,始終如一。他媽媽有時卻一邊嘮叨著孩子不夠獨立,一邊代替孩子做事,言語上反對,行動上包容,不能成為有效的指令。所以實踐下來,我認為爸爸帶孩子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男人的體格天生比女人的強壯,運動細胞也更活躍。只要週末有空,我都會帶元寶去附近的一個小山上去爬山,三歲時,元寶已經會騎不帶輔助輪的單車了,一年多了,每天上幼兒園,他都是自己背書包騎著單車來回,兩年下來,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身體,還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情。
我是個理工男,現在元寶在我的帶領下,小到換玩具電池、大到組裝傢俱,他都參與其中,每當他完成一個小作品,都增加了他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獨自養育孩子,不僅要心態好,還要有辦法,有智慧,善於借力,善於從書本中找到方法,育兒的大智慧我想應該是讀懂孩子,順勢而為。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