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是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
①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洩瀉、肢冷、脈沉遲。
②指腎陽虛,陰寒盛於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浮。
中醫認為上熱下寒就是陽盛於上,陰盛於下,上下不交通,又叫心腎不交,表現為上身特別是頭、面、咽喉等有熱象,而下身特別是下肢卻是寒象的證候。
上熱下寒體質調理時不能清熱,也不能滋補,要交通心腎,引火下行。
二、症狀及表現
上熱下寒”除了又上火又怕冷,其實還有這些現象:
1、頭面起疙瘩、口舌生瘡,咽乾咽癢;
2、經常覺得渾身無力、便秘、失眠、掉頭髮;
3、臉上愛長痘、長粉刺,反反覆覆;
4、經期經常延後、月經量少、痛經,並且人容易感到上火;
5、即使是夏天,小腿、大腿或腿關節都感覺到好冷。
主要表現——
上熱表現:反覆發作性的口腔潰瘍、舌瘡、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熱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失眠這一系列上熱證候。
下寒表現:腰以下比常人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溫的東西舒服,吃涼的東西就難受。嚴重的甚至熱飲不敢喝,涼飲也不行。因為一吃熱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傷下陽。
一旦上熱下寒,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現象。
男性很可能會夜尿多,是腎陽虛的表現,氣化功能不行;
女性則宮寒,來月經的時候,經色紫暗夾血塊、痛經,小腹區域性有冷的感覺,冬天被子裡睡覺的時候腳還是冷的。
三、為什麼現代人“上熱下寒”現象較多?
1、缺乏運動; 反季節寒涼的蔬菜水果吃得太多;
2、經常生氣、思慮過度也會造成上熱下寒的體質
3、天生腎陽不足; 上熱下寒最主要體現在這個寒,女人一生要經歷的:經、帶、胎、產,全部是在身體中下部。從青春期到絕經期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每月都得跟月經打交道,經期的各種不注意;還有生育後的女人,調理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最容易造成的就是下元的虧虛。
從中醫角度來總結就是:“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本質是脾腎陽虛,陽浮於上,不能溫煦下身。
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陽氣在下部,陰在上部,因為陰是液體,液體是從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陽氣是火,火自下而上溫全身。但上熱下寒的你顛倒過來了,成了陽在上,陰在下。
該怎麼緩解這種現象呢?直接補陽的話,但是上熱很容易顯出來。用清熱是浪費能源的,因為你清掉了上面的火,下面只會更虛。使用寒涼物質清火(寒性的物質會傷害脾胃),會進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上面的陽氣拉回來,即引火歸元。艾灸補腎火能引火歸元。補腎火就類似於增加下部的陽氣質量,以增強其與上部陽氣抗衡的力量。腎陽充沛的情況下還可形成自身的引力優勢,使上部的陽自動下沉、內蘊,為己所用,而成上陰下陽的泰卦,這就是引火歸元。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如果湧泉穴溫暖,人體至陰部位得陽而充,陽氣充足則引力增大,上部的陽被引就下而歸源。所以艾灸湧泉穴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徵。
灸湧泉前可先灸中脘,關元,氣海,讓氣往下走,再灸足三里、三陰交補脾經,將下面的陽氣補足。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勞累、緊張、壓力大時,我們不會上火生病,等閒下來的時候反而容易上火、感冒。其實上火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性反應,是對前段時間身體透支的調節,讓身體恢復的重要過程。
發汗的話最好是慢跑或快走45分鐘左右,運動到腿腳熱乎乎的,全身微微出汗就達到目的了。如果大便不利,可以灸下天樞、大腸俞、脾俞以通便。
溫下焦除了艾灸外,可以睡前艾草煮水泡腳,泡到微微發汗為止。
還可以透過外治法來引火歸元。比如用大蒜泥、吳茱萸粉敷腳心,比如艾灸關元穴、湧泉穴,再比如練習站樁、金雞獨立。泡腳、快步走這些簡單的運動也可以引火歸元。
四、經典名方化解上熱下寒
嚴重的上熱下寒的身體情況,僅靠食療和艾灸是不夠的,必須吃藥。能夠同時清熱祛寒的方子是千年古方——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黃芩和天花粉可以清熱;桂枝和乾薑溫散寒氣、補陽氣;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配合桂枝和乾薑,溫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