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我大寶貝明天就六個月了,能吃輔食了吧?明天一早我去買點豬油回來,先給我大寶貝開開葷”。
這是一個朋友婆婆說的話,她吐槽說,之前在寶寶四個月時,婆婆就很想給娃吃輔食,被她攔住了,說要等到六個月才能吃。這馬上六個月了婆婆都已經準備好了,要給寶寶“開葷”。
她說當地的確有這樣的習俗,不少老人也經常這樣做,但是這種育兒習俗也太奇葩了!剛六個月的娃,還沒吃過其他食物,也不會吞嚥,直接給娃吃豬油!
從網上查了下,寶寶到了新增輔食的月齡,類似的“開葷”奇葩習俗,還真是不少地方都有,而且各地吃的“開葷食物”還不一樣。
1. 吃豬油開葷
就像前面朋友的婆婆,要給寶寶吃豬油開葷,結果被她制止,沒吃成。
網上也有地方有類似習俗,不過大多是把豬油抹在寶寶嘴唇上,不是真的讓寶寶吞嚥、吃進去。
2. 吃魚開葷
除了吃豬油,還看到一個“吃魚開葷”的影片。
影片裡也說是當地 有“開葷”習俗,是男孩吃鯉魚,女孩吃鯧魚
他家是女娃,於是吃的鯧魚,不過看了影片,瞭解到沒真吃,奶奶把一小塊魚喂到寶寶嘴邊,然後媽媽把魚拿出來,這就算“開葷”了。
還有個地方是“寶寶一百天吃開葷鹽”,
3. 吃鵝“腦西”開葷
這位媽媽是蕭山的,她家長的開葷習俗更是讓人瑟瑟發抖:讓寶寶舔鵝鼻子,然後喂寶寶吃“腦西”!
寶寶菜才5個月大,婆婆買回來一隻大白鵝,意思是讓寶寶把煮熟的鵝鼻子放嘴裡含下,然後把腦子吃下來。
按當地講究,“舔鵝鼻子”意在當寶寶摔倒時知道抬頭。這樣的說法,稍微腦子裡過一下,就知道不靠譜!
除了前面說的這幾種,可能全國各地關於給寶寶“開葷”的習俗還有很多(歡迎家長們在留言區補充)。
但只要有點科學餵養觀念的家長,就知道這樣的做法都不可取,反而若真是讓這麼小的寶寶把這些吃下去,就成了“好意”坑娃,
經常學習育兒知識的家長,各大權威機構建議都是“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滿6個月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開始新增輔食”。
解讀一下:
6個月前,最合適的食物是母乳
到了6個月左右,
關於輔食新增的具體時間:適時新增
有些家長髮現寶寶發育較快,還不到6個月就已經出現了多個需要新增輔食的訊號,這種情況,不用非得等到6個月才新增,根據寶寶實際發育情況,適時新增就行
關於輔食新增的原則
輔食質地
輔食次數
輔食量
輔食種類
關於輔食新增的方法:按原則科學新增
到了寶寶6個月左右,不少家長也會發愁:不同月齡寶寶到底都能吃什麼、輔食食譜及製作方法、如何根據月齡特點科學給娃新增輔食?
6-7個月屬於吞嚥期,
7-8個月屬於蠕嚼期
9-11個月屬於細嚼期
12-18個月屬於咀嚼期
當然,這是基本的新增準則,具體每天要怎麼喂也需要家長多下些功夫,不會餵養的家長也可以買本輔食書,
其實,不管是奶類餵養還是輔食餵養,或是日常的其他照護方面,家長都要避開一些不科學的育兒理念和習俗等,呵護寶寶健康的長大。
你當地有“開葷”的習俗嗎、開葷的食物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分享,也歡迎分享你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方法、經驗等。
相關閱讀推薦一:冬天寶寶溼疹反覆不見好,可能是家長做錯了這6點!看你掉坑了嗎
相關閱讀推薦二:抱著呼呼睡、放下立馬醒!“落地醒”是咋回事兒?當媽媽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