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冬季飲食養生的六大禁忌
第二章:冬季飲食養生十大原則
第三章:冬季進補註意事項
第四章:冬季養生粥
編者按:冬季正是食補的最佳季節,人們儘可以在享受美味的過程中,調理新陳代謝,保持身體的健康。然而,冬季的飲食養生也要注意平衡攝入營養。有些禁忌也是要知道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一些冬季飲食的一些禁忌事項,喝飲食原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冬季飲食養生的六大禁忌
體弱不宜盲目吃狗肉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非常愛吃狗肉火鍋,狗肉不油膩,但產熱量大,增溫禦寒能力較強。因此,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
但是,決不能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了狂犬肉,染上狂犬病。
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收。所以,吃完狗肉後不宜立即喝茶。
不宜經常食用砂鍋菜
使用砂鍋燉制的菜餚,由於加熱時間過長,動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質降解,水的化能力減弱,凝膠液體大量析出,使其韌性增加,食用時口感差,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鍋燉菜,原料中的礦物質、維生素損失率高。
另外,由於密封較嚴,原料中異味物質也難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還存於原料及湯汁中,在熱反應中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不要喝過熱的飲料
飲用溫度過高的飲料,可造成廣泛的皮膚粘膜損傷,蛋白質在43℃開始變性,胃腸道粘液在達60℃時會產生不可逆的降解,在47℃以上時,血細胞、培養細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經常飲用過熱的飲料。
忌吃有黑斑的紅薯
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汙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體的肝臟有害。這種毒素用水煮、蒸和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能破壞,故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紅薯均能引起中毒。
不宜過多食用橘子
橘子是含熱量較大的水果,一次性過多食用,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導致“上火”,出現口舌乾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因此,橘子不宜食用過多,若已“上火”,可用海帶50克,洗滌後切碎,煎水代茶飲,可“去火”。
忌食未醃透的酸菜
未醃透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血液迴圈中,將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功能。導致全身缺氧,出現胸悶、氣促、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此外,亞硝酸胺類化合物還是致癌物。
隨著氣溫一天天下降,雖然衣服在一件一件加厚,但似乎仍然難以抵擋寒冷的感覺。其實,衣服只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要想讓身體增加熱能,還要依靠食物的功效。
吃火鍋、飲酒並非人人皆宜
傳統的禦寒方法包括吃火鍋、飲酒等。冬季吃火鍋的確可以增加溫暖的感覺,但火鍋取暖並非人人皆宜。這是因為冬季氣候相對乾燥,火鍋調料又偏於溫熱,有口乾舌燥、咽喉疼痛、大便乾結等陰虛燥熱症狀者應少吃或不吃。
飲酒後人會感到全身熱乎乎的,於是很多人認為這是禦寒的好辦法,甚至有些冬泳的人特意在下水前喝點酒。其實,這種溫暖只是一種錯覺。喝酒後由於酒精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在短時間內釋放出較多的能量,所以全身感覺溫暖。但這溫暖非常短暫,隨著血管的擴張,熱量大量丟失後,人就會覺得更加寒冷。
冬季飲食養生十大原則
冬季正是食補的最佳季節,人們儘可以在享受美味的過程中,調理新陳代謝,保持身體的健康。然而,冬季的飲食養生也要注意平衡攝入營養。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冬季飲食養生的10個準則。
1、主食與副食
通常我們所說的主食是指米、面、雜糧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
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這不符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多餘的澱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並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有人覺得主食沒有營養,不吃正餐,飲食無常,零食不斷。這些都不符合飲食養生的要求。
2、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是4:6
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新時尚。很多人喜歡吃粗糧,認為它營養價值高、入口感覺好,而且對牙齒、面部肌肉等都比較有益。
可是,粗糧雖好,也不宜多吃。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損害到人體的生殖能力。日常飲食,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控制在4:6最健康。
3、酸性與鹼性
事實上,食物的酸鹼性並不是由我們的味覺決定的,而是與它的礦物質含量有關。
所以水果中通常吃起來酸酸的,如檸檬、楊桃,然而它卻是鹼性食物:又如米飯,面類並無顯著的味覺反應,可是為酸性食物。若以日常食物分類,大部份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類、肉類、貝類。此外,大多數穀類、部份堅果類亦屬於酸性食物。
4、葷與素
葷與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讓人既飽口福,又不致於因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臟的負擔。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這樣的膳食結構比較利於長壽。
5、干與稀
每餐飲食都應該有幹有稀,有的人圖省事只吃幹食,不僅影響腸胃吸收效果,也易引起營養成分比例失調。當然餐餐吃稀的,也不是良好習慣。營養專家建議,胖人先稀後幹,瘦人先幹後稀。
6、品種與數量
每天進食的食物品種越多越好,但是數量上要適當控制。
7、酸甜與苦辣
多吃苦辣食物,少吃酸甜食物。
8、小火與大火
多吃用小火(燜、燉、熱、煨)烹調的食物,少吃用大火(炸、爆、燒)做的食物。
9、寒與熱
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之別。營養專家建議,寒者以熱補、熱者以寒補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必然傷身,維持這種平衡才能延年益壽。
比如:夏天炎熱,喝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冬天寒冷,就喝紅小豆湯;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薑末,吃完還要喝杯紅糖薑湯;冬天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涼性的白菜、豆腐、粉絲等。
10、飢與飽
不可過飢過飽,過飢則傷腸,過飽則傷胃。科學飲食,對保護臟器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長期飢飽不均,不僅影響胃腸功能,日久還會得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此,若要身體安,三分飢與寒。
冬季進補註意事項
順應冬季的氣候特點,注重養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嚴寒的天氣也使人們的代謝升高,皮膚血管收縮散熱也較少。因此在冬季飲食調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具體來說,冬季飲食養生要點如下:
◎ 多吃高熱量,禦寒食品
寒冬的飲食原則,一是要有豐富、足夠的營養,熱量要充足;二是食物應該是溫熱性的,有助保護人體的陰氣。在這一理論指導下,中醫歸納了一些禦寒食品,例如:肉類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雞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薑、蘑菇、香蔥、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龍眼、栗子、大棗、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既補充足夠營養,又保護人體陽氣,吃了使身體覺得暖和。
◎ 多吃滋潤食品
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過乾燥了。當天氣的溼度只有22%的時候,難免會唇乾舌燥。乾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總之,冬天乾燥之際,任何人都宜“潤一潤”,如吃些煲老糖水、胡蘿蔔馬蹄水、川貝燉蘋果等。
◎ 注重食補
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往往習慣於在冬令時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常會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地進行食補,既經濟實惠又沒有副作用。所以,冬令進補養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 少食鹹、多食苦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腎主鹹、心主苦,從我國醫學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水,若鹹味多,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抵禦過亢的腎水。
冬季吃點火鍋好,因為吃火鍋能溫補人體陽氣。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陽,易使脾胃之陽受損。但臟腑熱盛、上火或發燒時,可適當吃些冷食,但不宜過多、過量,以防損傷脾胃。此外,冬季飲食對正常人來說,應當遵循“秋冬養陽”的原則,多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藕、木耳、胡椒等,為了避免維生素缺乏,還應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 多吃含無機鹽的根莖類蔬菜
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的缺少有關,冬季應多攝取有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裡所含無機鹽較多,食鹽對人體禦寒很重要,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鈣在人體內含量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禦寒能力,含鈣較多的食物有蝦皮、牡蠣、花生、蛤蜊、牛奶等。
◎ 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 、維生素B2、維生素C 的食物,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會發生明顯變化。飲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發生,維生素B2 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維生素A 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可多吃些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白薯;維生素C 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對防治感冒、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應多攝取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白菜、油菜、菠菜、胡蘿蔔、豆芽以及柑橘、獼猴桃等。
◎ 適當補充含硒食物
在冬春交替之際,肝炎病毒尤其活躍,為預防肝炎保護肝臟,在飲食上應選擇富含硒的食物。如動物肝、牡蠣、瘦肉、富硒茶等,不僅可提高人體硒水平,保肝護肝,對預防心血管病亦有較好的作用。
◎ 適當補充含碘食物
因為人體甲狀腺能分泌一種叫做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它能加快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基礎代謝,增加熱量,並使皮膚血液迴圈加快,產生暖和的感覺。足量的甲狀腺素對人體抗寒起著重要作用,含碘豐富的食物有帶魚、蝦、牡蠣等。
◎ 適當補充含鐵食物
有試驗證實,貧血婦女體溫較血色素正常的婦女低0.7 ℃,產熱量少13%,新陳代謝明顯降低,較一般人更怕冷。因此,冬天應多吃些動物血、蛋黃、菠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 適當吃點生薑
人們常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常食生薑能促進血液的迴圈,可發汗,並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生薑還有抗氧化作用,臨床上常將生薑用於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等症的輔助治療。
◎ 不能忽視飲水
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但組織液透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故也稱“無感蒸發”。人在呼吸時,也會失水,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必須保持表面的溼潤,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皮膚就會皺縮,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體內代謝產物滯留,人便會感到疲勞、煩躁、頭痛、頭暈和無力,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
冬季養生粥
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粥
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
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痠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
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
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餘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
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
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乾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後體虛、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五穀養生粥
原料:大米50克,蕎麥、薏米、黑米、芡實、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
做法:把蕎麥、薏米、黑米、芡實、糙米、紅豆、麥仁洗乾淨,然後泡水兩個小時,桂圓去殼,紅棗、大米洗淨待用;將上述原料一起倒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蓋蓋壓閥,大火噴氣後,關火,等到氣全部洩光後,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三次後即可。
烹飪貼士
1. 如果用電飯鍋煮粥,煮至軟爛即可食用。
2. 如果喜歡吃甜食,食用時可以加入白糖或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更佳。
3. 除了上述雜糧外,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家情況,酌情自定。但不管加什麼,建議原料中別少了薏米、黑米、芡實、糙米、紅豆、紅棗、桂圓。
4.大米也不要省,它在粥裡的作用既能使稀飯產生黏性,同時又緩和了雜糧粗糙的口感,保護了胃。
5.用糯米代替也可以,但是容易增加胃部負擔。而且糯米的熱量也高,用東北大米最好。
總結:透過以上文章的敘述,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冬季飲食的一些禁忌,冬季雖然是進補的大好時節,但是我們也要進補的有原則,不能亂補。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一些進補方法與原則,希望大家都能注意了,這樣才能真正補出好身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