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北方仍乍暖還寒,冷不丁就來個倒春寒,大家想甩掉冬裝可不能心急。每年這時候,醫院接診的心血管病患者都不少,因為這類疾病與氣溫的關係十分密切,既怕寒冷,又怕忽冷忽熱。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桃紅提醒,春天保護好心血管,要唱好“五首歌”。
1
“保暖歌”:出門一定穿暖和
劉女士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大風天外出買菜,穿得比較單薄,回家後感到渾身發冷,不一會兒就暈倒在地。家人立即呼叫120將她送醫,測量血壓最高升至190/80。
常言道:春捂秋凍。胡桃紅說,春天冷暖空氣活動交替頻繁,心血管病患者應隨時關注天氣預報,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不能穿得太多,也不能穿得太少。尤其是在大風天,還是有必要穿上羽絨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圍上圍巾,加穿背心護背,並避免迎風行走。當然最好是不在大風天出門,一來是可以防止呼吸道感染,二來是防止因氣溫變化引起血壓波動。
無論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流趨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從而導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肌耗氧量。
2
“運動歌”:太陽昇起再鍛鍊
於先生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堅持早鍛鍊。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他改變了這一習慣。一天早上7點多,他穿上運動服到公園跑步,跑出汗後又練起了氣功。1個小時後,他突然感到頭暈、眼花,幸好路過的鄰居及時發現,將他送醫。
春天,人的情緒容易興奮,再加上晝夜溫差大,血管反應強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發作。
心血管病患者在初春堅持鍛鍊,是可以提高耐寒能力的,但不要過早出門鍛鍊,上午等太陽出來後或下午4點左右運動最好。運動前做一些準備活動,如扭扭腰、伸伸腿、揉揉膝蓋等。運動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感覺微微出汗即可。不選擇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運動專案,可根據自己的年齡、病情、體力及個人愛好,選擇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等中低強度運動。運動時循序漸進,不做鼓勁憋氣、蹲下起立、劇烈用力的動作。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鍛鍊中出現無力、氣短等身體不適,必須立即停止運動。
適度鍛鍊可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相關疾病發生的風險,但不科學的運動會弄巧成拙。
3
“飲食歌”:“四忌”保心安
方先生有心梗這個老毛病,但他嘴壯,愛大吃大喝。除夕那天,一家團圓,他吃得盡興,還喝了點酒。沒想到團圓飯剛吃完,心梗就發作了,緊急送醫搶救才轉危為安。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來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千萬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易使舊病復發,處置不及時還有生命危險。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春天不冷不熱,也不像秋天那樣乾燥,是享受美味佳餚的最佳時期。然而,越是在春天,越是要控制好飲食,以清淡、均衡為原則。建議適當攝取動物脂肪和蛋白質;主食宜選擇粗糧及粗纖維食物(如紅薯、玉米等),防止大便秘結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多吃豆類、豆製品,利於膽酸排出,使膽固醇合成減少;多吃魚,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形成。
總結起來,心血管病患者在飲食上有“四忌”:忌暴飲暴食,吃得過飽;忌高油、高鹽、高脂,以及豆醬、鹹菜、醃肉;忌高熱量食物;忌含糖量較高的甜食。
4
“情緒歌”:勿大喜大悲
李女士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愛唱愛跳。最近,她與兒時好友重逢,相約唱歌。沉浸在歡樂裡的李女士唱了一首接一首,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名冠心病患者。兩個小時後,她感到氣短、頭昏、呼吸困難,幸好常備藥帶在身上,服藥後好轉。
保持心理平衡,以及穩定和愉悅的情緒有益心臟健康,可降低患心臟病的機率,也可使身體免疫機能處於最佳狀態。激動的情緒,包括興奮,都應儘量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否則人的神經系統會因較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引發意外。
同樣,持續焦慮、憂鬱、悲觀的負面情緒,對心血管病患者也非常不利。負面情緒會使神經系統的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組織器官功能失調,長期下去還可影響血脂正常代謝,使脂肪聚集凝固,最終沉積於動脈管壁形成斑塊。
5
“保健歌”:不服老不行
吳先生是軍隊的一名退休幹部,多年的部隊生活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特別有信心。春天一到,他覺得不能在家閒著了,忙不迭地給自己安排了豐富的活動,要麼跑步鍛鍊,要麼約鄰居下棋,要麼跟老戰友聚會、打球……直到最近他的心肌炎再次復發,需住院接受治療,他才明白身體已經吃不消了,不服老真不行。
相比於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在春天對於身體的保健意識不那麼強,容易放鬆警惕,但往往意外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社交活動不要過於頻繁,要有時間觀念,吃飯、睡覺、運動都要有固定的時間,不能過度勞累,更不能熬夜,儘量在晚10點前上床睡覺。
除此之外,躺下、起身、低頭、下蹲等動作儘量緩慢,以免發生暈厥、摔倒。早晨起床後,在床上坐5分鐘左右再下地,然後喝一杯溫開水讓血液得到稀釋,以免出現心絞痛、中風。平時需定時測量血壓,一旦出現頭暈、頭疼、肢體麻木等症狀,及時就醫。(作者單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