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都說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張白紙,變成什麼樣全靠父母塗畫。這也說明父母管教的重要性。但父母的困惑也由此而來。
最大的困惑應該是“為什麼我越是管,孩子越是不成器?”
前段時間有位寶媽在後臺留言說,她娃和鄰居家孩子年齡相仿,也經常在一起玩,從幼兒園一直玩到上小學。她自認為自己對孩子還是上心的,從三歲前的吃穿早教,到如今的學習監督,無一不是盡力而為。相反鄰居孩子父母因為工作忙,看起來有些顧不上孩子,很多時候週末孩子就直接在她家玩。
但隨著孩子長大,她慢慢發現了兩個孩子的差距。學習上的確是她孩子更好一些,但因為才小學一年級,成績也不算什麼。最大的差距來自於孩子的為人處世上。
鄰居家孩子跟自家孩子比,最大的優點在於獨立。這孩子不管做什麼都很有主見,即便是有些大人不讓做的事,他也能不卑不亢地提出質疑,並且說得有理有據。遇到問題了還能舉一反三,想盡辦法去克服解決。而反觀自家孩子則明顯不足。依賴性強,在人際交往中處於被動地位,若是被批評了或者玩耍時起了衝突,只會大吼大叫並伴隨哭鬧,不去想該如何協調。
這位家長很困惑,為什麼我越是管,孩子越是不成器?
這位家長也彆著急,因為細扒深層原因會讓父母打臉的。
因為思維模式有缺陷,普通父母對孩子管得嚴還不如不管
越是管孩子,孩子越是不成器,原因要在管教的人身上找一找。如果老師教得很起勁但學生學習就是不行,那很可能是老師原本的水平不行。這話放在父母身上照樣合適。父母越是管,孩子越不成器,是不是父母本身不行造成的?
思維模式決定賺錢多少。對於普通家庭甚至較為貧窮的家庭來說,父母的思維模式顯然是有缺陷的。而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管得越嚴,孩子所受的思想“毒害”就越深。父母越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教的模式來行為做事,孩子將來大機率也就是成為父母那樣的普通人。
這樣的家庭,管得嚴還不如適度放手更利於孩子成長。
也許家長該疑惑了,什麼才叫“適度”?如何做才能算適度管教?
①不搞一言堂,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父母普通的前提下,不聽話較叛逆的孩子,將來比父母強的機率會更大。這就要求父母面對孩子的質疑或者調皮時,不要刻意打壓,營造民主、寬鬆的環境讓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長。
②多給孩子請“老師”
父母思想境界不高,但可以給孩子請好的老師來影響孩子的思維模式,而且也不是非得請真人版名師才行。如今是資訊時代,網上名師眾多,讓孩子多看多聽思辨類講座,或者讓孩子閱讀經典,聽書本的作者,幾百年前的智者講話,也能讓孩子的思維受到啟發。
總之,不嚴格管控孩子,讓孩子的自由意志能夠得到發展,同時鼓勵孩子多聽名人講座多閱讀,向大師學習,這樣孩子的思維才能開闊,將來才會比爸媽更有出息。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