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人們之所以能夠在代際當中進行延續,靠的就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成年的父母將子女撫養長大,而子女在成年之後反過來贍養年老的父母。
唯有如此,人類社會才能夠得以延續。於是在人們的觀念當中,父母辛辛苦苦撫養成人的子女,如果能夠在日後取得十分傲人的成就,那麼似乎其父母就會愈加幸福。
然而,事實情況卻往往並非如此,許多老人無奈地反映,子女越有本事,自己的晚年也就越悽慘。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似乎很“反常”的情況呢?
其實這種現象背後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是應該值得去注意的: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作為子女,都最好可以採取一定措施避免這種情況。
“有出息”應如何去定義?
“出息”這種說法是一種中國自古就有的概念,但是隨著文化發展以及社會變遷,這種概念在人們心目當中自然也是在發生變化的。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時期,人們的階層狀態比較固定,一般想要獲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都要藉助社會地位的提升或者經濟水平的提升。
尤其是在隋朝的科舉制度出現且成為古代中國的主要官員選拔制度之後,其實“有出息”在某種意義上就等同於是“考取功名”,這種狀態基本一直持續到清末。
儘管說經濟地位的提升也是一種改變自己地位的方式,但是出身平民甚至出身貧寒的人想要獲得這種機會,只有“一夜暴富”,這在古代的中國簡直難如登天。
所以這種對於官場的渴望一直在千年之內成為人們“有出息”的動力,無數農人家中的子女藉著汗水換來的銀錢去追尋自己建立官宦世家的夢想。
基於這樣一種前提,處於農業社會的古代中國出現了諸多“寒門出貴子”的經典案例:因為出身貧寒,所以這些學子們異常的努力;加之讀書並沒有捷徑,階層的差距難以在這一過程當中為學子們提供什麼太大的便利,所以反倒出現一種農人子女比紈絝子弟更有可能中功名的現象。
眾所周知,古代的讀書人異常有氣節,且對於儒家經典當中所強調的孝悌之道十分遵從。所以當學子們京城高中,衣錦還鄉之時,也就是家中父母隨之享福之日。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的“有出息”早已不像之前那樣。
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遠遠高於古代,想要長大成人、獲得去拼搏的機會不像古代那樣艱難;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的階層固化並不比古代社會有好轉。
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大家費孝通先生也曾經在著作《鄉土中國》當中論述這樣一種現象:現如今社會當中的階層固化現象愈發嚴重,想要實現階層的跨越可謂是難上加難。
在現實生活當中這樣的現象也確實不在少數:眾多“二代”們猶如一座座大山橫亙在眾多“普通人”面前,將社會當中大多數的資本、受教育機會以及工作機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得普通人只能做一些平凡的工作,從而進入一種“代代如此”的迴圈往復之中。
所以現如今社會當中,對於不同條件之中的家長而言,有的子女順利接受完義務教育就算是“出息”;有的子女則應該進入名牌大學,且到海外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才算是“有出息”;有的子女則應該成為自己所在領域中的最高級別,才算是“有出息”......
於是這一標準並不能達成一個統一標準。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有對自己的上限完成一種衝擊甚至是超越,才算得上是一種“有出息”。簡而言之,難度比較大。
“有出息”之後
就像是前文當中所分析的,對於現今社會當中的年輕人而言,真的想要達到人們心中的所謂“有出息”,難度是比較大的。
對於佔比較大的這部分“普通家庭”中的人而言,想要取得對於自己而言的“有出息”的成就,往往就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大城市甚至是國外,從事收入更高、同時也更加辛苦的工作。
所以從現實角度而言,其本身就在時間和空間上距離家鄉和父母更遠,難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近距離關懷父母。
這也是現今社會當中的一種現實的情況:許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到一線城市去辛勤工作,父母則在家中等待退休生活,兩代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夠相逢。
但是父母的期待與兩代人難以相逢之間的矛盾始終要調和,兩代人只能有舍有得:捨棄一家人的團聚,獲得子女的經濟和聲望。
然而對於另外一些所謂“沒有出息”的人
而言,也許他們並不像是一些“有出息”的同儕一般,說出去十分“有面子”:工作在大城市、收入十分可觀且長時間不在家鄉,給身邊的人們一種遐想的空間。
也許他們只是從事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拿著比較中等的工資,在家鄉的小企業或者是單位當中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是對於這樣的家庭而言,如果原本家庭條件不是特別貧困,那麼這種情況其實是十分溫馨的:子女工作穩定,一家人都能夠守著家鄉,作為父母可以經常與子女在一起,接受情感上的“孝順”。
所以在現今社會當中,“有出息”與否,是需要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總結
作為父母,都盼著自己的子女能夠“有出息”。可是這種衡量標準並不固定,一方面受到自己家庭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制約,一方面也受到子女本身的情況制約。
所以當兩代人對子女的未來進行規劃時,應該對多方面的限制進行衡量,尋求一種儘量能夠滿足多方面要求的道路。
父母需要的究竟是子女的“出息”,還是一家人團聚的溫馨?這值得思考。
- The End -作者 | 湯米編輯 | 前後黑白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Collins, N. L.,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