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齡人相比,朵朵的身高偏矮、體重偏輕。看到孩子如此矮小,父母擔心朵朵是不是身體有什麼疾病,於是帶朵朵到當地醫院做了體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
朵朵父母向醫生表示:“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孩子不怎麼喜歡吃飯”。根據上述分析,朵朵應該是營養不良所致。
為此,醫生建議家長,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應當要讓孩子多吃飯、蔬菜和水果,適當攝入肉類食物,確保營養均衡。
讓朵朵自己吃飯,她並不怎麼吃,吃了幾口就開始玩。為了讓孩子能多吃幾口飯,父母開始給孩子餵飯。
NO1.父母為什麼要給孩子餵飯?
★出於對孩子的愛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父母在照顧孩子時,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生怕孩子受到委屈。
生育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的家庭相對較多,因家庭當中孩子較少,家中長輩對孩子疼愛有加,有些家長還出現了溺愛的情況。
★希望孩子多吃點飯
當孩子2歲左右,父母就會讓孩子自己吃飯,雖然孩子吃的較慢,但是也能吃飽。不過孩子在吃飯的過程當中,會將米飯等食物,弄得到處都是。
孩子在吃飯的過程當中,往往容易分神,看到有好玩的,或者是有好吃的,就會想要去玩或者吃,因而吃飯的量自然較少。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只吃這麼一點飯,生怕孩子沒有吃飽,生怕孩子營養不良,因而就會給孩子餵飯。
NO2.錯誤餵飯方法及危害
▶嚼碎餵給孩子,容易罹患疾病
現實生活當中,相信有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便於孩子吃飯,往往會將飯爵脆後,再把食物餵給孩子吃。家長的這種餵飯方式,是相當不可取的。
危害:這種餵飯的方式,是相當不衛生的。家長的口腔當中,會有很多病菌,例如:幽門螺旋桿菌。透過這種餵飯的方式,很容易讓孩子罹患疾病。
▶追著孩子餵飯
前幾天帶兒子去小區公園內納涼,就看到鄰居林女士在給孩子餵飯,孩子跑哪裡她就跟哪裡?
每次餵飯就如同游擊戰,需要走幾個地方,才能把飯喂好。跟林女士聊天發現,林女士之所以要追著孩子餵飯,就是希望孩子能多吃點。
危害:這種餵飯方式,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累人的事情。父母看似孩子能多吃點飯,其實長期以往,孩子會更加不喜歡吃飯,還會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
▶餵飯的時候逗孩子笑
為了讓孩子安安靜靜的吃飯,很多家長可謂是費盡心機,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只要能讓孩子吃飯的方法,父母就會使用上。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吃飯,往往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會逗孩子笑。堂姐每次給寶寶餵飯的時候,就喜歡逗孩子笑。儘管孩子會吃飯,但也有潛在的危險。
危害:在吃飯的時候逗孩子笑,孩子很容易被食物卡住。殊不知,孩子一旦被食物噎住,後果將不堪設想。
NO3.寶貝餐具與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孩子能否自己合理配餐?
針對這個問題,克拉拉·戴維斯醫生做了一項非常著名的實驗。事先將只有7個月到9個月大的孤兒,接到她所在的兒童醫院。
在接到兒童醫院之前,三個孩子都是哺乳餵養。醫護人員每餐給孩子們準備不同的菜,主要包括生食及熟食,只是做了一些簡單的製作。
在吃飯的時候,就只有醫護人員在場,觀察並且將剩下的食物稱重。在此過程當中,孩子們會自己用手抓食物吃。
這項實驗為期六個月,之後孩子們的體重、外表、活力及發育等方面,都是最佳狀態。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顯然孩子們能夠自己搭配合理的飲食組合。
☀孩子能知道吃多少嗎?
針對這個問題,在1991年的時候,就有人針對2歲到3歲之間的幼兒,做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
孩子們分別居住在熟悉的家中,每天吃吃頓飯、三次點心,食物樣式多且營養均衡,偶爾還會有甜點。
根據實驗研究表明,孩子們所吃的食物量,正是他們所需要的量,並沒有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
NO4.孩子不吃飯,媽媽們需要做什麼?
♣家長的觀念要有所調整,讓孩子的潛能得以施展。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有相應地技能需要開發與拓展。例如:孩子在四個月大的時候,就會自己用手拿奶瓶。
孩子在7個月的時候,就會坐在椅子上吃飯。一歲的時候,就會自己用手拿餅乾吃,且吃的非常地乾淨。
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就能用勺子吃成塊的食品,喜歡自己吃飯。但是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感到累,就需要父母的幫助。
上述表述完全符合孩子成長需求的發展,孩子開始有一個屬於自我需要注意的事項來督促。
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家長卻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日後勢必會影響孩子的生活。
♣日常生活要正確引導孩子,應當要從小事做起。
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時候,都是用大人的思想去考慮問題。在父母眼中,認為是比較小、簡單的行為,往往在孩子成長階段,算得上是大事。
因而,日常的生活當中,孩子開始嘗試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吃不飽,更不要擔心孩子弄得很髒。
父母應當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勵孩子繼續自己吃飯。並不是將父母的勞動成果,直接賦予孩子。
孩子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相應的食物,完成某項事情,才對自身的成長尤為重要。因而父母要做的事情,並不是替代,而應當是正確引導。
♣讓孩子參與做飯的一些節奏當中。
父母每天要忙於工作,下班後還要給孩子做飯。父母在廚房忙碌一個小時,才將飯做出來。有時候將飯菜端到孩子面前,孩子都不願意品嚐。
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當要讓孩子主動參與做飯當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做飯是多麼不容易。例如:幫媽媽洗菜、幫爸爸擦桌子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所立的規矩要嚴格執行。
在小區公園納涼的時候,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每次到了吃飯的時間,孩子都不會準時吃飯,要不就是看電視,要不就是玩玩具。
其實針對這樣的情況,對於父母來說,就應當要幫助孩子立規矩,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規定每天吃飯的時候,就應當要按時吃飯,不能看電視和玩玩具,否則就不允許看電視,不再買新玩具。
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哭鬧,但是無論怎麼樣?父母都應當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孩子知道哭鬧沒用後,自然會遵守父母所制定的規則。
在現實生活當中,給孩子餵飯,對於家長來說,的確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但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一步。
因而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及耐心的教導,千萬不要隨意餵飯,或者採取錯誤的餵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