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22歲的王曉宇擁有了一間自己專屬的“虛擬自習室”。在這裡,他可以選擇與上百名同齡人同步學習,也可以選擇與學習監督員影片連線,進行一對一的學習監督。
“我計劃大三下學期考研,但是暑期在家難免會有拖延和偷懶的情況,所以就在淘寶找了一位‘雲監工’監督我的學習情況,逐漸克服自己懶散的毛病。”王曉宇和學習監督員溝通好主要訴求和學習計劃後,開始了每日“打卡”模式。
“你需要溫柔模式還是嚴格模式”“論文怎麼樣了”“到閱讀的時間了”“滴滴滴,檢查手機使用情況”……每進行一個小任務,學習監督員都會透過語音或文字的方式進行檢查,如果因為偷懶、睡覺、玩手機沒能完成任務,還會被監督員“罵醒”。
架起一部手機,對準書桌或者作業本,24小時隨時隨地直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虛擬自習室”,甚至付費購買“學習監督”服務,除了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門檻,年輕人更多的是為了尋求“陪伴感”和“氛圍感”。
王曉宇說:“對於自律能力差的人來說,當你想要開小差時,學習夥伴或者監督員就會及時上線,彷彿有一種被人拽了一把的感覺,會突然很有動力。”
不僅如此,熱衷情緒價值的年輕人還帶動出現了多種虛擬商品新形式,形成了“療愈經濟”的獨特產業,比如“情感樹洞”“好運噴霧”“罵醒戀愛腦”“虛擬蚊子”“愛因斯坦的腦子”……這些花費幾分錢、幾塊錢就能購買的情緒產品越來越多,甚至還成了年輕人“搞副業”的新門路。
學習監督員延伸至一些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4月,23歲的扈學良為了考研,開始在B站直播自己的學習過程。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偶然的直播竟然吸引了上百名網友參與。隨後,他又建立了微信群,給有學習需求的年輕人提供了互相鼓勵、互相督促的平臺。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扈學良便擁有了46萬名粉絲。
“剛開始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專心學習,沒想到加入的成員越來越多,帶給我們信心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對自習室有了更多的要求和需求。”為了讓自習室運營更加規範,扈學良開始探索“虛擬自習室”的半商業化模式,並開創了淘寶店鋪“卷屋工作室”。“我們最初的想法就是,透過付費的形式來提高門檻兒,杜絕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並且還能招募一批監督員提供陪伴學習服務,加強線上學習的效果。”
加入線上自習室只需9元,1對1全天魔鬼監督每天5元……扈學良介紹,工作室主要提供3種服務,影片監督服務、線上自習室,以及交流打卡群,每月有上千人購買相關產品,目前已有近兩萬人加入了學習交流群。其中,商品消費主力軍以大學生為主,訴求以考研、考公,以及考取各類證書為主。
特別的是,該店鋪出售的“影片監督服務”還推出了定時叫醒、運動打卡、做飯打卡等服務。“購買一對一監督服務之後,監督員和買家會有定時通話時間,只有當買家把全部事情做完之後,監督員才會結束通話電話。”
“我們收到了很多看似奇奇怪怪的監督需求,但背後反映出年輕人想要去嘗試更加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態度。”從最初的線上自習室到學習監督員再到涉及年輕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監督類別,卷屋工作室運營不到一年,已經成為該品類中的頭部淘寶店鋪。
今年6月,剛剛本科畢業的扈學良決定創業,未來他還想打造一間線下共享自習室。在他看來,自習室、監督員的本質還是服務類產品,未來還需要開拓更有深度的產品,設定更加科學、規範的運營機制,才能真正服務年輕人,“我們售賣的是正能量,需要大家共同維護,互相感染”。
不同型別的虛擬產品滿足年輕人的多樣情緒
“每一件情緒產品背後都代表著一份溫暖的治癒。”去年,27歲的姜楠發現有些年輕人出現了情感困惑,卻不知道怎麼解決,於是開創了一間專門做“罵醒戀愛腦”服務的電商店鋪。
“我們的產品服務就是告訴年輕人不要內耗,樹立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生意火熱時,姜楠的店鋪要服務上百名消費者,月收入能達到1萬元左右。大部分充當樹洞角色的“開導員”是在校大學生和社會兼職人員。
在姜楠看來,當下年輕人面對越來越多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容易產生一些負面情緒,隨之而來的是他們對心理疏解、心理健康問題的高關注度,再加上年輕人更習慣匿名性的網路社交方式,才催生出了這門生意。
“當自己情緒崩潰時,真的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自己所處的窘境,獨自哭泣又很孤單,就想到了花錢找人陪我一會兒。”20歲的劉琳購買過很多次“樹洞”,她覺得,這更像是一種“自救”。“面對學習、情感和生活多方面的難題,有時候不想給身邊的人帶來負面情緒,有時候又覺得道理都懂,就只是想發洩下情緒,我的初衷就是找個人說說話,能夠允許我哭一會兒。”
“六彩好運護體,噴一噴煩惱全消除”“樹洞傾聽者,聊天陪吐槽”“幸運+1”“智商+1”……一位心理學專家認為,這些虛擬商品能為一些年輕人提供陪伴、緩解焦慮、提供積極的心理暗示。
非生活必需品消費的第一驅動力,往往不是品牌或價效比,而是消費者彼時的情緒。在單身獨居成為常態的社會背景下,忙著搞錢搞事業的年輕人,更願意花錢討好自己,而以“虛擬蚊子”為代表的虛擬商品,恰好迎合了年輕人的不同情緒需求,這樣的小商機藉助網際網路平臺變成了年輕人的新產業。
淘寶資料顯示,價值0.5元的“愛因斯坦的腦子”月銷量近5000單,價值0.1元的“虛擬蚊子”也擁有上百單的銷量。一位售賣“虛擬蚊子”的店主向記者介紹,不同於監督員、樹洞等產品,購買“虛擬蚊子”的消費者更多的是出於好玩和好奇,購買“好運噴霧”“愛因斯坦的腦子”的消費者則是為了一個美好的願景。從行業看,這類情緒產品品類更新迭代很快,“熱度過去了就要尋找下一個新的產品創意”,但是開店不需要本金就能快速上手,也是不錯的創業專案。
當然,對於虛擬產品的“生產”也有專家提醒,類似“樹洞”這類產品標準化和產品力需要長期的運營。“比如說樹洞產品不能像開盲盒,遇到什麼樣的‘開導員’完全拼人品。”劉琳的運氣不錯,她遇到過文學專業學生、心理學專業學生以及一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多年的大姐姐。“但是要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別樹洞的真實性,千萬不要過度暴露個人資訊,不要輕易轉賬,也不要隨意線下見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子威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