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孩子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生活,家長可以這樣做

由 顓孫佳悅 釋出於 健康

情緒起伏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現象,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內心情緒的變化會更大一些,因為自我控制能力還沒有成年人人那麼強,並且他們可能對自我情緒的感知相對大人也會更弱,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

1.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偏差

由於受不了環境影響,或受到周圍不良情緒人的潛移默化,孩子有可能會產生錯誤的認知,比如認為這個世界上壞人多,好人少,總是覺得別人很自私。

這樣的孩子其實都是心胸狹隘,疑心大,古怪甚至冷漠,缺乏責任感。

要想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特徵,家長必須幫助他們改變不正確的認知,比如鼓勵他們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去充分感受生活,多看一些內容積極樂觀的書籍,這對孩子的性格改變會有幫助。

2. 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他人

要讓孩子多用積極的想法去看待別人,凡事都有兩面,如果發現孩子眼中的別人總是消極的,那麼家長就要引導他們,防備心雖然要有,但沒有必要那麼強,不要總是把別人往壞處想。

客觀看待他人,客觀看待社會現象,要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有好有壞,但大多數都是積極向上的,不要總是用消極或者陰暗的想法去看待人或事。

3. 試著幫助別人

讓孩子試著幫助別人,從中體驗樂趣,具有不良性格的孩子,往往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冷漠,一般不願進行人際交往,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家長要想改變孩子這樣的性格,平常可以讓他們主動幫助別人,畢竟人人都需要關懷,你去幫助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能主動來幫助你,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才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對人的看法和態度才能隨之改變,從而有利於性格的完善。

4. 幫助孩子認知自我

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在生活中塑造自我,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從而完善孩子的性格。

要讓孩子客觀評估自己,每個人的形體和外貌各有不同,並非普遍價值審美就是最好的,在塑造孩子性格的過程中,要讓他們有健康的自我意識。

憑藉進取心去適應環境,正確理性地面對現實,積極和消極的態度都是對客觀事實抱不同態度的結果,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都要抱著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努力適應環境。

尤其是身處逆境的時候,教育孩子不要抱怨社會,不要歸罪與他人的不好,要正確面對現實,先承認和接受,然後再想方設法去改變。

學會及時調整目標,只要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鍛鍊,慢慢地,良好性格就能逐步形成。

每個人的性格特徵都有不同,要讓孩子學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確進行自我評估,辯證地對待自己的優缺點。

5. 培養樂觀情緒,保持樂觀

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如果是長期處於消極中,那就可能會影響性格了。比如容易生氣或者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激動的孩子,容易形成暴躁易怒,衝動的性格。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樂觀生活,保持心胸開拓,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多從好的方面想,同時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