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今天跟大家聊的心理學小故事,是一個關於媽媽與孩子的日常對話,藉此看看孩子的同理心到底是怎麼樣的,然後再來談談同理心和同情心之間的差別在哪。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上週我帶孩子參加一個活動,開場前大家都需要排隊入場,但可能主辦方也沒預料到活動這麼火爆,準備不夠充足,遲遲沒讓我們進場。

大家在室外排了好久的隊,還都帶著孩子,慢慢就開始躁動起來,現場插隊的、人擠人的、甚至還有為了搶靠前的位置而吵起來的,場面一度非常混亂。

孩子爸等得也有點不耐煩,就開玩笑地和孩子說,不然爸爸也去前面看看,能不能找個好點的位置,咱們提前進去……

原本鬧著排隊無聊的孩子,卻說了句:“爸爸別去了,咱們排到前面,後面的人又要多等一個,別人也著急……”

我側過頭,有點不相信這話是從一個幼兒園大班孩子嘴裡說出來的,“寶貝你真懂事,已經知道要替別人著想了呢,好棒呀”,我不禁誇獎起來。

“幼兒園老師教我的,老師還說,排隊時大家都著急,但按順序才最快~”

我一時間特別感動,“是的寶貝,你能遵守規則,還能為別人考慮,媽媽覺得你真是長大了呢

孩子的話,讓我非常欣喜,一方面是因為小小的他,懂得了遵守規則,而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特別難得的品質——同理心。

這讓我長舒了一口氣。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為啥呢?

記得娃3歲多的時候,我家養了一缸金魚,剛開始孩子還挺感興趣,每天鬧著給魚餵食啊換水什麼的,後來漸漸沒了熱情,也不太照顧了。

直到有一天我下班回家,陪玩的時候,孩子特別平靜和我說了句,媽媽,咱家金魚死了一條。

我沒敢作聲,想繼續看看孩子的反應,哪知這娃說完,就沒事兒人一樣繼續去玩了……

我當時心態差點崩了,金魚死了……死了——娃沒反應……沒反應。

這孩子不會是心理有啥問題吧?

那段時間,我還真挺擔心孩子心理健康的,平時和孩子交流、讀繪本、人際交往過程中,都挺在意有關“生命”,“感恩”,“共情”這些細節的,難道孩子真的缺乏同情心、同理心嗎?

其實不是的。

說到同理心,或者說共情能力,是指一個人能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同身受”,“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能力。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心理學家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表示:“實際上,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天起,嬰兒聽到另一個嬰兒的哭聲就會感到特別不安。”這似乎是同理心最早的徵兆。

然而,雖然同理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每個人對於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 William Damon,透過觀察嬰兒期至青春期的兒童共情能力發展變化,做了以下分析:

嬰兒早期:對自我的情感和需要之間的邊界很清楚,但不能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與需要。

1 ~ 2 歲:從能夠辨別他人悲傷的情感,發展為真誠的關心,但還不能將這種情感真實化地轉變成有效的行為。

兒童早期:兒童意識到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獨特的,不同的人對同一情境會有不同的反應。兒童會對他人的悲傷做出更適當的反應。

10~12歲:對處於不幸困境中的人的共情——窮人、流浪者及殘障人士。到青春期,這種共情能力將對個體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帶來人道主義的色彩。

也就是說,也許孩子的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但其發展卻是循序漸進的:

從看到別的小朋友哭會感到不安,到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哭,再到意識到自己可以安撫他人,最後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發展過程。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那麼,對於孩子來講,共情能力/同理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直白地說,同理心是孩子從大腦天生自帶設定的“自我中心”,轉換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標識。

同理心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社會化,建立親密關係——

同理心高的孩子,能更很好地控制情緒,理解他人,感同身受;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則很容易有攻擊行為,不懂感恩,為人冷漠,影響人際關係。

這讓我又想起來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幾個新聞:

一個是被羈押9778天之後改判無罪釋放的“張玉環案”中,多年來為張玉環四處奔走,討要公道的前妻宋小女,卻被網友“噴”成是處心積慮,為了一己私利,霸佔賠償金才去伸冤: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另一個是13歲男孩邵某,因與母親發生爭吵,激烈爭吵之下,竟持刀致其母死亡: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這兩個新聞特別觸動我,無論是“鍵盤俠”們隱藏在螢幕背後毫不負責的言論,還是發生在至親之間,日趨低齡化的兒童犯罪,從心理學發展角度來看,都是群體或個體極度缺乏同理心的表象。

更別提校園霸凌,弱勢群體遭虐待,人性的漠視和旁觀……這些極端社會現象或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同理心的高度缺失。

同理心,不僅是人類感恩之心的根源,更是社會倫理行為的道德規範,如此重要的能力,從家庭教育角度講,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們建立和培養同理心呢?

理解孩子,孩子才能理解你

親子互動中,時常記得問問自己:

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怎麼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有什麼感受?

最好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心理定勢,主觀上先入為主地對孩子“貼標籤,做評判”,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潛臺詞”,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和需求。

而一個經常被“看見”,被“理解”,被“允許”的孩子,眼睛才是明亮的,內心才是開闊的,這樣的孩子,更能看見,能感受到其他人的內心情緒。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分享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情緒

試著多和孩子朋友式的聊天,分享所有工作、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開心的,或者挫敗的都可以。

在聊天的過程中,告訴孩子每件事帶給自己的情緒是怎麼樣的,教會孩子感同身受,認知和識別情緒。

經常跟孩子聊一聊,可以用我們的語言,表情,動作,幫助孩子解讀情緒,表達情緒。

所以我們和孩子一起分享的重點,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帶來的情緒哦。

學會傾聽,尊重孩子

理解的基礎,是學會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完,說的過程中,我們聽得越專注,越投入,也就越能讀懂孩子的語言,也能讓孩子感到理解與尊重。

聽的時候我們還要有應有答,不僅是簡單的“嗯嗯,啊啊”,我們還可以在理解孩子話語的基礎上,把實際意思“翻譯”加工出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語言背後的含義。

傾聽與應答,就像一面交流的“鏡子”,讓父母看見孩子的內心,也能讓孩子“照見”自己的想法,彼此都能收穫更多的理解哦。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角色互換,給孩子體驗的機會

讓孩子體會、感受他人的生活狀態,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角色互換”小遊戲。

3、4歲的孩子,最喜歡玩角色扮演遊戲,在家的親子互動時間,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體會不同人的情緒。

讓孩子進廚房擇擇菜,洗洗碗,孩子就能理解,原來媽媽每天做飯這麼辛苦;

讓孩子拎著從超市買來的重重的東西,孩子知道了,原來爸爸提東西這麼不容易啊;

爸媽扮演同班“小霸王”,一把搶過孩子正在玩的玩具,孩子就能體會到被搶玩具之後的傷心和難過;

孩子扮成“小老師”,父母“學生”在旁邊吵吵鬧鬧不聽話,孩子就理解了老師的責任和辛苦。

……

這樣的模仿和體驗,最能讓孩子“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有條件的話,可以多參加公益活動

孩子學校,或者社群經常會有公益活動:

去孤老院看望老人,去收容所照顧小動物,去消防局參觀消防演習,去工廠看生產線之類的,都是特別好的社會實踐活動。

讓孩子親身參與其中,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更直觀,也更深刻,是特別好的培養同理心的社會實踐哦,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孩子多多參與呢。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除了以上幾點,有關同理心的能力,我們也要更多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發展階段,比如孩子是處於以自我為中心階段,還是向外延伸探索外界階段,向外延伸的程度又如何?

不同孩子的不同心理發展水平也不一樣,有些孩子能很好地傾聽別人,理解別人,而有些孩子可能暫時有些“自私”,不能體會他人心情,需要很費力才能懂得別人。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再說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金魚”事件。

如果大家也感覺孩子對“生死之事”無動於衷,彆著急,這並不是孩子缺乏同情心,共情力,也許是由於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還沒有讓他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而和這個“生命”之間,也還沒有建立起親密的情感連結造成的。

最後,希望我們都可以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和發展階段,調整我們的期待。

當孩子表現出同理心,一定要給予他們及時的鼓勵和肯定;而如果孩子暫時還不能共情,也千萬不要急著否定孩子,慢慢引導,靜待花開。

我想,當我們願意彎下腰,蹲下身,用孩子的高度去交流和連結,總有一天,孩子也會用自己的高度,去重新丈量世界,讀懂別人,擁抱最美的生活。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35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孩子特別平靜地對我說:“媽媽,咱家養的金魚死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