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寶寶在12-14月大時學會走路,約50%寶寶在11個半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
執筆:楠楠
在孩子剛開始學步的時候,家長都會希望寶寶的小腳丫可以走遍更多的地方,這樣就能夠豐富他們的感官,體會到不一樣的世界。
然而很多寶爸寶媽會失落的發現,孩子的腳丫彷彿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在一沙灘、泥地等地方,寶寶總是拒絕讓自己稍微“接地氣”一點,
小腳說什麼都不肯沾地。
只要家長把他們抱近地面,這些小傢伙就像是“雜技演員”一樣,抗拒造型那叫一個花樣百出,有擺出一字馬的、有將雙腿盤成麻花的,還有不斷蹬腿的,有時候就連家長也不知道他們小小的身體是怎麼迸發出這麼大的力量。
寶寶去海邊拒絕“腳沾地”
小周的寶寶甜甜已經13個月了,已經學會走路小傢伙,對什麼都很好奇。這次小周趁著休息,就準備帶著一家人去海邊玩一玩,說起來這還是甜甜第一次接觸海,想想還有些激動呢。
等到了海邊,小傢伙走水泥路時還可以,可一遇到沙灘就說什麼也不幹了,伸著胳膊就要小周抱。
小周抱著孩子走了幾步
以後想讓女兒試著踩踩沙子
,可每次想將孩子放下的時候,甜甜都雙腳叉開,就差沒在空中劈一字馬了,老母親看到這一幕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孩子成長中每個“第一次”,都需要鼓足勇氣去嘗試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是因為他們“矯情”或者是“潔癖”,這只是因為小寶寶沒有接觸過這種環境,在內心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以及牴觸心理。
生活中,許多在家長眼中習以為常的事物或者地點,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充滿未知的新世界,在潛意識中,他們會出現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不願意去嘗試自己覺得危險的事情,這是可以理解的。
寶寶統一造型背後其實暗藏了三種心理
1)對陌生環境的畏懼感
3歲以內的寶寶認知能力有限,身邊的很多事物對於他們來說是新鮮的,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不敢邁出那小小的一步,所以就會出現奇奇怪怪的抗拒姿態。
2)覺得父母的懷抱更安全
父母是孩子年幼時
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
,當他們覺得自己身處的環境比較“危險”,就會一個勁的往家長懷裡鑽。
另外,也有一些小寶寶雖然已經學會了走路,但性格本身比較懶或者已經習慣待在父母的懷抱中,不想自己走路,也同樣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3)覺得腳步的觸覺不舒服
在孩子眼中,光腳走在泥地裡會覺得不穩固、走在草地和沙灘會覺得扎,這種感覺相較於踩在床上和地板上,
觸感要差很多,
孩子輕輕踩過一次之後自然就不會去嘗試了。
遇到這3種情況家長得懂得怎麼應對
★沙灘:寶寶剛開始接觸沙子的時候會覺得又燙又軟,觸感相當不適,產生抗拒是很正常的。父母可以先作為“榜樣”踩一踩,然後再讓寶寶嘗試踩一些柔軟的沙子,讓他們慢慢適應。
★泥地:孩子踩到泥地裡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小腳丫被束縛住了。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讓寶寶先穿雨靴淺淺的踩一腳試一試。
★草坪:小朋友皮膚嬌嫩,踩在草坪時會覺得刺刺的,這個時候家長耐心對待,保持理解,採用棉襪進行過度,避免被硬物硌到到或者被蚊蟲叮咬。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出現過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