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各位家長,你家孩子是多大開始說話的?在孩子沒開口說話之前你擔心嗎?
一般來說,孩子半歲會開口叫媽媽,一歲的時候會叫爸爸,再大點會說疊聲詞,一般兩歲多就會說簡單的句子了。如果孩子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也不應人,那家長肯定是心裡著急的,因為孩子說話早晚是發育的重要指標。
今天來說一位寶媽經歷的事情,她家孩子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都不喊,家人喊他他也不應。一家人經歷了種種煎熬,後來寶媽總結了下原因和一些實踐方法。這些原因是教訓也是警醒,會對孩子還小的家庭有所幫助。希望你們看了之後能繞開她所經歷的這些“坑”,讓孩子多說話、早說話。
22個月的孩子不說話不應名,家人疑為自閉症,寶媽苦練康復本領
這位寶媽家的孩子22個月,不會說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都不肯叫,別人喊他他也不應人,玩玩具只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寶爸帶著孩子去醫院,被專家診斷為疑似自閉症,寶媽不服,想要帶孩子到大城市裡進行詳細診斷。寶爸覺得自己妻子不接受現狀,會影響孩子後續康復和恢復。兩人因此產生了重大矛盾。
在這種煎熬的環境下,寶媽堅持帶娃繼續問診,同時苦練康復本領。在寶媽的努力下,孩子終於慢慢開始說話,各種反應行為也正常起來,終於擺脫“自閉”的嫌疑了。寶媽事後總結了自家娃開口晚、反應“異常”的原因,對三歲前孩子的家長來說,她的教訓正好可以警醒大家。
說話晚、反應慢原因
①受家庭環境影響
一是家裡人不常和孩子說話互動
這位寶媽說,自己孩子是留守兒童,生下來過百天她和老公就出去打工了,孩子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的。爺爺奶奶都是不善言辭的人,平常在家都沒幾句話,他們也不懂要和孩子多說話甚至多說“廢話”的道理,於是在孩子語言黃金期內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語言輸入,自然也就開口晚了。
二是家裡人常常無條件滿足孩子,“不給”孩子說話機會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1歲左右已經懂得“訴說”自己的要求了,但通常是想要某件東西了,就用手指著“啊啊”“嗯嗯”地說,這時候家長常常和孩子心有靈犀,知道他要什麼,立馬就把東西送過來了。
按理說,無條件回應孩子可以幫忙孩子建立對家長的信任,但對學話期的孩子來講,這樣的行動可不利於孩子開口說話。想想看,不管孩子想要做什麼、想要吃什麼,用手一指甚至指都不用指家長就給滿足了,他還有開口說話的必要嗎?
事實上,就是家長的有求必應讓孩子“懶得”說話,從而導致說話晚。
②玩手機和聲光電玩具過多
這個恐怕很多家長都會有誤區,他們誤以為讓孩子多看看動畫、聽聽音訊會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但實際上,缺乏互動的語言環境並不利於孩子的語言學習。
這位寶媽就覺得,是孩子過多使用手機才導致了他過分沉迷於自己的世界,從而出現“喊著也不應人”的情況。平時爺爺奶奶有自己的事情,一旦孩子哭鬧了他們就會把手機塞過來,孩子就乖乖地看手機動畫,能一個小時不動彈。
同時孩子還總玩聲光電玩具,看著跳舞機器人一邊閃爍一邊舞蹈,他能看上十幾分鍾。
把手機當成育兒神器不止會帶來對眼睛的危害,更會損害孩子的大腦發育。孩子總是被動接收電子產品的推送內容,時間長了大腦就懶了,不思考了,也影響語言的發展。
【你家孩子多久會說話?你曾擔心過嗎?】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
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