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寶寶2個“壞習慣”,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寶寶成長髮育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有些寶寶本來特別的乖巧懂事兒,但是突然變得很糟糕,脾氣差,不願意跟小朋友分享,有時候還會打人。讓家長們特別的頭疼,恨不得揍他一頓!其實這些讓人頭疼的“壞習慣”,很可能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去盲目的阻止,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哪些“壞習慣”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這2種很常見!中招的家長們偷著樂吧。
第一個:喜歡吃手(1-1.5歲前)
很多家長髮現,寶寶都快1歲了還喜歡吃手,是不是有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吃手不衛生,強制性的給寶寶改正。其實吃手也是寶寶成長髮育過程的必要階段,在寶寶0-1歲的時候,是寶寶的口欲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完全不自立,口是寶寶生活和興趣的中心。寶寶會透過吃手來探索世界,刺激大腦發育,同時還能夠安撫自我情緒,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
3個月內的寶寶,他們吃手屬於先天性條件的反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4-6個月的寶寶,他們吃手是為了探索新世界,要知道4-6個月的時候他們還不會爬行,他們只能透過吃手來讓大腦獲取更多的刺激,促進腦部發育;6個月以上的寶寶,吃手除了習慣外,也是一種感情的需求。比如寶寶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們緊張失落,就會透過吃手來安撫自己。
注意衛生就好,寶寶的小手洗乾淨,指甲清潔好,同時吃手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的口水,也得及時清理。
但是如果寶寶超過2歲了,還在繼續吃手的話,傢伙就需要干預了。干預方式不要太強硬,更不能因為寶寶吃手而打罵。這幾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
1.
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吃手的時候,大多是閒的無聊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陪寶寶做遊戲,講故事,或者外出遊玩,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們忘記吃手。
2.
給寶寶充足的安全感
寶寶吃手,很多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導致的,所以想要寶寶不再吃手,家長們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才行,不要隨意打罵寶寶,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等到寶寶的生理心理需求都得到滿足以後,吃手的情況自然會慢慢減少。
不管幾歲寶寶吃手都是有原因的,在1-1.5歲之前寶寶吃手很常見,會促進寶寶腦部發育,讓寶寶更聰明;而2歲以後再吃手的話,很可能影響寶寶健康,家長們需要進行干預,查詢寶寶吃手的原因,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慢慢的幫助寶寶戒掉吃手的習慣。
第二個:不願意分享(1-3歲)
很多家長髮現,寶寶大一些以後反而不願意分享了,什麼都都是自己的,即使放在一邊不玩,有也不許別人碰。家長好說歹說,讓寶寶分一個給小朋友玩,愣是不願意,說多了還會發脾氣,甚至哭鬧,大喊著:“這是我的!”
寶寶為什麼不願意分享呢?這是個”壞習慣”嗎?其實不然,寶寶的發育都會有這麼一個階段,看一下表格:
寶寶在0-1歲的時候喜歡分享,只是他們不知道分享的意義,只是以為在做遊戲呢;而寶寶1-2歲的時候,他們有了“所有權”的概念,他們的佔有慾強,喜歡說“不”,不願意分享;等到了2-3歲,他們更喜歡去搶奪玩具,也就是說自己的是自己的,別人的他們也要搶過來,此時他們能夠分清楚“你”和“我”;到了3-4歲,寶寶特別喜歡用“我們”,我們一起玩,我們一起看,我們一起分享,慢慢的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注意,從1歲到3歲這個階段,寶寶不願意分享是必然的,這只是寶寶健康發育的一個階段而已,可能會持續到3歲,也可能會持續到5-6歲!也就是說,如果寶寶1歲以後不願意分享了,變得自私了,說明他們發育的很不錯,智商也不低,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強制寶寶去分享,而是用適當的方式去引導寶寶建立正確的分享觀念,可以陪寶寶讀有關的繪本,循序漸進的影響寶寶。
綜上,這兩個“壞習慣”是寶寶成長髮育中最常見的,也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但是卻是寶寶高智商的體現,各位家長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盲目的阻止,以免影響寶寶的身心健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