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媽媽們一般有兩種很不同的表現:一種是害怕子女走彎路、受到傷害,於是包辦他們的所有生活,事無鉅細地安排好一切;另一種是,可以讓孩子動手的,自己絕不幫忙,甚至讓小朋友來照顧大人。
是不是有人會覺得,前一種媽媽可以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後一種媽媽反而會養成寶寶散漫、隨意、懶惰的性格。
實際上,媽媽越會偷懶,孩子可能反而可能越優秀前不久,有一段《幼崽艱辛的早晨》的影片引起了熱議,影片中的小朋友能在媽媽晚上九點半還在玩手機的時候,自己乖乖關燈睡覺,然後媽媽給自己點了一個外賣,開啟了夜生活。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
媽媽中途就算把孩子的被子搶走了,也沒有醒來過。
早上,孩子比爸爸媽媽先起床,卻沒有哭鬧,自己安安靜靜地翻完了兩本繪本,之後又自己換了紙尿褲,再繼續翻繪本。
後來,爸爸比媽媽先醒來,給孩子泡了奶粉填飽肚子。
而媽媽不僅晚上睡了一個完整的覺,早上還可以繼續賴床。要知道,很多女人在當媽之後,可能有幾年沒睡過好覺了。
還可能因為過於關注孩子,晚上睡眠很淺,寶寶有點風吹草動,就馬上會醒來。
於是網友紛紛評論,只要媽媽足夠懶,就能收穫一個勤快的兒子和一個靠譜的隊友。
而不久後,另一個8歲的男孩卻因為不會自己穿衣服,引起了熱議。
在一檔育兒綜藝節目中,有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討論,家庭中的媽媽表示自己有很強的控制慾,必須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就連第二天穿什麼樣的衣服都要提前選好。
當然她喜歡控制孩子生活的另一個因素,與其他父母的差不多,也是不希望孩子走太多彎路。
但是這樣事無鉅細的安排,以及保姆式育兒的方式,導致兒子在8歲的時候都不會自己穿衣服,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並且孩子很害怕獨自面對世界,最大的心願是爸爸媽媽永遠陪著他。
而媽媽也將自己弄得很累,每天花費大量精力,還不能休息、不能倒下。
媽媽的適當懶惰,除了能讓孩子變勤快,還有這些好處1)孩子更加獨立、自信
寶寶能自己安排生活,獨立地完成很多事情的時候,他們是充滿自豪感的,也會因此更加自信、獨立,不會過於依賴父母。
一個人出去闖蕩或與他人一起生活時,也不會拘謹、害怕,將生活過得一團亂。
而一直被父母安排生活的孩子,可能連獨立的勇氣都沒有。
2)孩子更加孝順
當父母一直幫孩子安排生活的時候,有些子女剛開始可能會感激,等到習慣之後就會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會在爸媽想休息的時候,心生怨念。
而從小和父母一起分擔家務的孩子,知道家務的辛苦,也明白自己作為家庭的一份子,理應幫著承擔責任,於是也會更加孝順父母。
3)更能發揮父親的作用
有時候爸爸不願意帶娃,可能是因為媽媽安排好了一切,讓他沒有發揮的餘地,也可能是母親太操心孩子的一切,覺得除了自己之外的人都不靠譜,打擊了孩子爸的自信心。
當媽媽開始偷懶,還適當誇誇爸爸的時候,就很容易收穫一個勤快、喜歡帶娃的丈夫了,也很利於家庭穩固。
孩子在父母雙方的關愛下,能更加優秀,身心也將更健康。
媽媽可以在哪些地方偷懶呢?1)大事留意,小事偷懶
大事留意:
- 孩子價值觀、思想方面的問題是需要多留意的,以免他們成為了三觀不正,品行不端之人;
- 孩子的安全問題需要一直關注;
- 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問題,需要陪他們找答案。
小事偷懶:
在孩子做事方面,媽媽就可以放手了,哪怕他們的方法是錯的,也不要干預,以免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也很重要,不要天天給他們記時間,可以買到時鐘和日曆讓寶寶們記憶。
2)善用工具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也可以買一些電器來讓自己更輕鬆,而且也會提升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比如曾經有很多媽媽都不準子女用洗衣機,只能用手洗衣服。
很容易讓小朋友對做家務反感,但如果讓孩子用洗衣機,他們每天最感興趣的事情,可能就是將衣服分類好,扔進洗衣機裡。
今日話題:你是“懶媽媽”還是“勤快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