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幾次氣溫的大幅度回升,各地都進入了驕陽似火的夏季。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進入夏季,受天氣高溫的影響,自然也就不會再有“溼氣重”困擾。
但實際上,夏季仍然是溼氣重高發的季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萬病之源皆是溼氣,而這溼氣又有內外兩種!
外界的溼氣多和陰雨天、寒冷、潮溼環境有關,而內溼則是飲食作祟,比如喜歡吃高油膩類的食物、貪食冷飲、大量吃生冷水果等,都可導致脾胃受損。
而脾胃恰恰就是運化水溼的情況,當脾胃受到損傷後,就會讓溼氣在體內聚集,引發溼氣重症狀。
溼氣重的典型表現為四肢沉重、手腳冰涼、面部出油、大便糖稀粘馬桶等。
如果你本身就是溼氣重人群,在夏季飲食的選擇上就應謹慎。
特別是以下四類水果,對身體沒有益處,反而會加重溼氣重的症狀:
西瓜:西瓜是夏季水果的典型代表,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對身體有一定益處。
但是,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西瓜容易造成體內溼氣淤積,不利於溼氣揮散。而且西瓜本身就是性味寒涼的水果,如果體內溼熱過重,大量吃西瓜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轉,出現腹瀉表現;
火龍果:這是近些年爆火的熱帶水果之一,雖然其味道不甜,但它卻含有大量的糖分,同時還有一種名為花青素的抗氧化劑成分,對血管健康有一定好處。
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火龍果屬於涼性水果,如果攝入過多會加重溼氣瘀滯,甚至是導致虛寒體質;
香蕉: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和鎂,是預防高血壓、消除疲勞的水果。而且,成熟後的香蕉含有膳食纖維,能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
但是,對於溼氣重的患者來說,香蕉可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香蕉本身性味寒涼,容易讓溼氣在體內聚集,加重溼氣重症狀;
菠蘿蜜:菠蘿蜜本身是生長在溼熱地區的水果,其果香濃郁深受大眾喜愛。
但是,它的滋膩味道卻對脾胃消化不利,如果過量食用,就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出現脹氣礙脾症狀,當脾胃失調之後,自然也會影響到水分代謝。
既然如此,溼氣重患者究竟吃什麼,才對身體有益處呢?
赤小豆:赤小豆本就是藥食同源的食物,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赤小豆能起到利溼消腫、補氣養血的功效。而且,經過現代研究來看,赤小豆中含有一定碳水、粗纖維、微量元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適當吃能起到強健脾胃、運化水溼之效;
薏苡仁:薏苡仁去溼氣的效果,在著名的古典醫籍《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中醫認為薏苡仁的性味甘淡、寒涼,能起到利水滲溼、強健脾胃的效果。
而且,現代營養研究發現,薏苡仁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成分,其營養價值遠在大米之上,即便是沒有溼氣重的人群,經常吃薏苡仁也有一定好處;
芡實:芡實在中醫養生界又被稱為“水中人參”,它味甘性平,能入脾經,起到補脾止瀉的效果。對於溼氣重人群來說,經常用芡實煮粥飲用,就能調理脾胃,有效排出體內聚集的溼氣;
山藥:上文中反覆提到,脾胃虛弱是溼氣重出現的一大原因,而山藥恰恰就是健脾養胃的最佳食材。從中醫角度來看,山藥性味甘平,能入脾經,起到提高脾胃功能的效果,能幫助體內溼氣的代謝。
所以,溼氣重人群不妨多吃以上幾種食物調理,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一點,溼氣重是中醫理論中的“疾病”,它並不屬於身體器質性病變。
如果出現了類似溼氣重的症狀,並伴隨身體其他不適,比如疼痛、消化不良等,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身體出現了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