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圖蟲創意
*本文來源: 童行學院(ID:tongxingplan),作者: 星一
某天深夜,我打電話給一個女性朋友。沒說兩句,就聽到話筒那邊傳來朋友抓狂的聲音:“你到底還要磨蹭多久?都幾點鐘了?”我正想安慰她兩句,她加重了語氣開始發飆:“11點了!你再不做完作業就不要睡覺了!”
我只好默默掛掉了電話。
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需要帶著電腦在外辦公。但最近幾年來,無論是在咖啡館、餐廳,還是車站、商場,甚至醫院診所,在任何一個看上去和“教育”不搭邊的地方,我總能聽到身邊的人在熱火朝天地討論擇校、升學、輔導班、成績、網課等話題。
他們緊皺眉頭、臉上的表情嚴肅而又迷茫。每個人好像都在發表高論,都卻並沒有解決問題。於是當他們停止討論時,臉上的表情依然嚴肅而又迷茫。
以上這兩種場景是我的親身經歷,它們體現出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通常會面臨的兩類非常典型的負面情緒:
一是“煩躁”,這種情緒大部分是由“現狀”引起的:也就是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比如孩子做作業磨蹭)在不斷刺激你的神經,讓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彷彿自己是個火藥桶,隨時隨地可能爆發。
二是“焦慮”,這種情緒大部分是由“未來”引發的:不確定孩子能否在競爭中勝出,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面對問題思前想後、憂心忡忡,卻始終找不到讓自己滿意的解決方案。
父母的負面情緒讓親子關係成了一根繃緊的弦。弦的兩端,父母和孩子都在默默忍受。忍不下去就爆發,爆發完了繼續忍受、爆發……如此迴圈往復。
而要讓這條“弦”鬆下來,變成一條溫情的“紐帶”,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辦法,事實上也是“終極大法”,那就是:正念。
Part1 不帶判斷的“覺察”,跳出情緒亂流“正念”是一個從佛教禪修而來的概念,原本就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後來由西方科學家研究發展成一套精神訓練的方法。“正念”其實並不玄,簡單來講包括三個心理特點(或做法):
第一,有意識的覺察;第二,不做評判;第三,活在當下。
你在做什麼?我在走路。這就是覺察,但不是“有意識的覺察”。
我知道我正在走路。這才是“有意識的覺察”。我能感受到腳下的路面不平,風吹過我的頭髮,這是你有意識地去感受過每一步才能獲得的體會。如果一邊走路一邊刷手機,這段路是如何走過的你實際上並不清楚。
當孩子做作業拖拉,你知道你很煩躁,這是普通的“覺察”;想明白你到底在煩躁什麼,這才是“有意識的覺察”。
你煩躁,本質上或許是你看到孩子磨蹭,擔心他睡太晚影響身體。那麼就定好時間deadline,無論做沒做好都睡覺。規定時間,講清原則,到點收工。“放棄”幾天的作業,“逼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和責任心。
透過正念,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煩”點,抓大放小。
我自己的女兒在學習古箏,最近表現得有點“懶”,每天彈個二十分鐘就嚷嚷著要“收工”。最初我也很生氣,覺得她一首曲子要學一個星期,太慢了。但後來我發現,她在這二十分鐘裡其實非常享受:她會自己安排好當天要練習的幾個小節,有時候還會自言自語、搖頭晃腦,一幅沉醉其中的樣子。
於是我開始“有意識地覺察”讓孩子練琴的目的:是攀比隨大流、考級為升學?還是培養審美、鍛鍊專注?而我的選擇是後者。那麼是否要趕進度就沒那麼重要了。哪怕總是錯、哪怕偶爾分心、哪怕沒天分,慢慢來,孩子有一生的時間去建立專注、去發現音樂的美妙。
“正念”的另一個要素是“不做評判”,這一點對於父母而言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治癒我們的內心。
陪讀的時候發脾氣,衝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又後悔又內疚:我怎麼又煩了?我要控制自己!但是下次遇到類似情況,你故態復萌。依然是惡性迴圈。
其實你要做的很簡單:覺察你的情緒、你的煩躁和生氣,但不做評判。
我知道我正在生氣,我覺察並接受這一切。
有負面情緒不代表什麼。不代表我強勢,不代表我是不合格的父母。什麼都不代表,它僅僅就是情緒。
嘗試不做評判,不要那麼輕易地貼標籤,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容易失控的媽媽”“什麼都不管的爸爸”“拖拉的孩子”,這些都是標籤。可以透過“描述”而不是“判斷”的方法來撕掉標籤:
我剛剛生氣了。爸爸忘記檢查孩子作業。孩子看書的效率比較低。由此你會變得客觀,你會開始想辦法去解決“描述”的問題,而不是在情緒的亂流中掙扎。
Part2 活在當下,每一天都重要面對現狀,我們要盡力跳出情緒的亂流;面對未來,我們則要全心全意“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曾經是各種雞湯文裡常見的措辭,但在正念和心理學領域,它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核心的概念。
去年末的大熱片《心靈奇旅》就給出了“活在當下”的生動註解:走在路上覺察到一片葉子飄落,吃到美味披薩欣喜若狂,旁若無人沉浸在鋼琴的美妙旋律中……
這就是把“當下”正在經歷的每一個瞬間放大,去細緻地感受它;讓注意力集中在“此刻”,而不是“未來”。
太多的焦慮,都是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或是對“目標”的執念。而這反過來讓我們忽略了過程,忽略了每個“當下”。這就好比一次旅行,失去了過程的“抵達”又有什麼意義呢?
比如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在陪女兒學習的過程中,我常常會用手機處理工作,不時催促兩聲。忙活了半天抬頭一看,她的作業本還空著大半,不由得心頭火起。
但實際的情況是什麼呢?
原來她因為動作慢,寫字的時候一筆一劃,非要寫工整不可,這就拖慢了速度。有時候也可能一道題讀不懂,並沒有馬上問我,而是自己在苦思冥想。但她的這些努力都被我忽略了。我雖然在“陪”,卻並沒有和她一起經歷完成作業的“當下”,並不清楚這個過程的始末,從而導致了毫無必要的怒氣。
對於親子相處和孩子的教育而言,“活在當下”還意味著:每一天都很重要,不是隻有未來才重要。
我們總是能聽到“雞血”家長們的宣言:現在苦一點,為了將來的遠大前程。可是我們的生命是在每一天中度過的,不是隻為未來而存在的。
我女兒上小學之前,沒有上過學科類的輔導班。她大部分時間是在運動、在旅行、在各個博物館“瞎逛”。這給予了她更開闊的視野,激發了她對萬事萬物的興趣。上了小學之後,雖然她寫字慢、算數慢,但各科老師對她的評價都是“知識面廣”“有獨立想法”。
在我看來,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自由地探索和玩耍、充分接觸大自然、塑造健康的身體和心靈、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這比掌握百以內口算、認識上千漢字、會用英語對話等技能重要得多。
犧牲了當下的每一天,去搏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會讓我們深陷於焦慮之中,時刻在擔憂這份付出、這樣的犧牲是否值得,是否真能贏得遠大前程。只有“活在當下”,才能讓我們從這樣的焦慮迴圈中掙脫出來。
《泰坦尼克號》中有一句著名臺詞:to make everyday accounts.(讓每一天都值得。)唯有關注一分一秒每時每刻的當下,我們才能對時光的意義有更切實的瞭解,清楚意識到自己腳下的每一步,從而最大程度避免可能產生的空虛——畢竟,財富、名望都無法避免空虛,很多明星名人的例子已經舉不勝舉。
當然,有很多家長其實是明白這一道理的,但卻很難做到。當我們被誇張的廣告、片面的“勸告”、似是而非的資訊所包圍,很難完全淡定自若。而按照正念的建議,我們完全不必要求自己內心強大到刀槍不入,只需要在唸頭升起的時候“不去理會”。
看到鄰居孩子報了某個輔導班,你有點焦慮,擔心自己孩子落後,於是升起了“也想報班”的念頭。沒關係,意識到這個念頭,但不去理會它。就像你意識到肩膀有點不舒服,但依然繼續工作一樣。
正念的理論認為,念頭就像是種子,而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當念頭在我們的心中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會它時,它才會演變成我們的行為,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聽到傳言會焦慮很正常,但不要急於採取行動。這樣焦慮就不會影響你。
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排除雜亂資訊帶來的干擾,這並不等同於消極頹廢、不思進取。我們應該做的是經過審慎的思考來確定目標,再規劃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路徑,最後堅定地朝著目標前行。而不是每走一步都東張西望,要麼擔心別人跑到前面,要麼懷疑自己的規劃是否正確。
Part3 正念親子,擺脫無知無覺的慣性隨著心理學科的不斷進步,“正念”的價值不斷被髮掘,從一個禪修概念發展成為了一種系統的心理療法,即正念療法。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正念”則更像是一種心理調節方式,能幫助我們從“無知無覺”的睡眠狀態中醒過來,從而能觸及生活更多的可能。
具體到親子教育上,身為家長應該如何運用"正念"來調節身心、更平和地與孩子一起成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嘗試:
第一,面對外界聲音,時刻保持警醒。
我們報了XX班,你們也去報一個吧!——多問一句:這個班是否確實適合我孩子的需要?
別人都參加了這個比賽,你們也去試試吧?——覺知本質:讓孩子參加比賽是為了什麼?是拿獎升學還是能力鍛鍊?
多學點技能總是好的,以後升學總有點幫助。——批判思考:數量的比拼真的有用嗎?
無論資訊源是什麼,對於外界的種種“催促”“建議”“勸告”我們都要時刻保持警醒,確保自己始終擁有獨立思考、判斷、選擇的權利。
為此,我本人的做法是儘量簡化資訊源,比如退出雞血家長群、遮蔽一些只為賣貨的營銷號,讓自己慢慢建立起清淨堅定的內心。
第二,不要評判自己,逃出焦慮“無間道”。
如今的現實就是:無論孩子怎樣家長都會焦慮。
孩子是學渣你想讓他至少及個格,孩子普普通通你希望他也能不時拔尖,孩子是學霸你又想讓他上藤校,每個層面有每個層面的焦慮。
作為家長,我們永不知足,輪迴於焦慮的無間道。
我一度也曾糾結讓孩子上公立還是上民辦,待在體制內還是去體制外,總希望能給孩子一條“完美”大道。
對此,我曾和一位上海民辦學校的校長交談。她告訴我:無論你為孩子選了哪條路,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孩子表現如何,他們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成長。你和孩子,從來沒有互相虧欠。
校長的這番話非常打動我。一個接納了自我的媽媽或爸爸,才能真正接納孩子。擺脫焦慮,從接納彼此開始。
第三,做“有意識”的父母,把握情緒的“痛點”。
孔子講:吾日三省吾身。作為家長,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都要“三省吾身”:
我在做什麼?我想達成什麼?我需要什麼?正如前文所講,孩子的一言一行或許都是情緒的觸發點,但我們不是一臺暴躁的機器,別人一“觸”我們就“發”。我們需要對讓自己生氣、煩躁的事情有更本質的洞察,找到情緒的“痛點”,這樣會更有利於我們儘快找到解決之道。
謹記,可以清醒地生氣,不要混亂地失控。
第四,適當的正念冥想練習。
下班途中、睡覺之前,不妨抓住碎片時間來一次冥想練習(網路上有各類與之相關的app可供選擇)。
正念冥想被看作是"思維的體操",可以幫助我們舒緩情緒,減輕壓力。
近年來針對親子正念練習的科學研究發現,在一定的正念活動結束後,大腦中的一些特定區域變得活躍無比,其中包括自我意識(前腦前葉和前額葉皮層),情緒調節(外側前額葉皮質)和情緒意識(中間島)等。大腦部分啟用最多的是父母的同情心和情緒調節(左側前額葉/下額葉回)。
這意味著當我們進行一段時間正念冥想練習之後,可能會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孩子的種種表現,真正站在孩子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去體察他們的情感,從而進一步認識和規範自己的情緒,也為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童行學院”,作者星一。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