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媒介素養:這堂“必修課”家校不容缺席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養:這堂“必修課”家校不容缺席

暑假期間,孩子的手機管理成為家庭教育的難題。隱匿在孩子手機後的網路世界有哪些“隱秘的角落”?虛擬世界會對孩子的精神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和風險?又該如何把控?

一個事實是:青少年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龐大。2020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到1.83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94.9%。

擔憂由此而起。和兒童讀物及影視作品有相對明確的分級管理機制不同,充斥各種資訊的社交平臺尚未啟動分級監管。不少家長、老師反映,為爭奪熱點、收割流量,部分平臺的熱門話題時常以標籤引流,從娛樂八卦、個人隱私到刑事犯罪細節,把“帶節奏”的社會問題設定成熱點,吸引更多使用者參與,這本身是一種營銷策略,卻把大量未成年“圍觀者”裹挾其中,很容易讓青少年意外“觸礁”。

不少學者指出,青少年媒介素養提升亟需成為一門“必修課”,納入家校共育的範疇。比限制孩子用手機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網際網路上有正確的“衝浪”姿勢。畢竟,身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00後、10後,理應有足夠的能力駕馭資訊,而不是被虛假資訊矇蔽,被無良資訊帶偏方向!

戾氣之下,一些未成年人戴著“面具”上網

一項全國調查顯示,我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有8%的未成年網民透過網路參加粉絲應援,其中主要參與者是初中生。

開啟青少年頻繁出沒的遊戲社群、社交媒體及短影片平臺,從“飯圈應援”到拿惡語罵人的“祖安文化”等屢見不鮮。由於不少網路“黑話”由英文字母甚至數字、符號縮寫而成,導致不少家長看不懂、老師管不到,一度成為家校共育的真空地帶。

“太可怕了!我去看了一眼孩子的朋友圈,有些網路評論真是充滿戾氣,簡直沒法入眼。”一名80後家長感慨,縱然孩子的手機設有青少年保護模式,單靠家長設定一個密碼,恐怕擋不住這麼多負面資訊的侵襲,監管孩子的上網行為更是有心無力。

最典型的是“飯圈”已經變成了一個“怪圈”,對青少年影響極大。日前,有部分藝人因個人行為挑戰社會道德底線和公序良俗,引發批評。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後,有不少粉絲為了給“愛豆”洗地,置是非於不顧,在各大平臺留言,其中就有不少是未成年人。

在潮流的裹挾下,不少辨別能力不強的未成年人深受其害,留下心理陰影;也有孩子則被“帶節奏”,不自覺地成了網路暴力的施暴者。

戾氣之下,一些未成年人戴著不同的“面具”上網。90後網友“小伍”自述,在美劇《權力的遊戲》熱播後,她在網路發表了一段對人物角色珊莎·史塔克的看法,隨即引來珊莎忠實粉絲連續三天的謾罵。她在翻查微博後發現,自己遭遇的“網路流氓”居然是一名在校生,且微博內容多為與學習相關的正能量內容。“小伍”想不通,為什麼這樣一名“嫻靜”的女孩竟然可以如此瘋狂。

“愛發聲”的年齡特質,讓他們成為“待收割的流量”

平時在學校“沒聲音”的孩子,為什麼在網上會是另一張面孔?言辭激烈,不分青紅皂白“互撕”,究竟哪來這麼大的戾氣?

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嘗試從心理學角度給出分析:12-18歲的未成年人正處於“心理斷乳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從人的成長角度看,這本身是一種進步,但由於這一群體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容易走極端,常有一些非理智的表達。

但問題在於,一些自媒體或社交媒體,毫無遮攔地把一些“未成年人不宜”的話題設定成熱點、放在首頁醒目位置,而青少年的心理特質又讓他們很容易成為平臺“待收割的目標流量”:一些誇張的、偏激的觀點經由傳播被一輪輪放大,引起更大的輿論漩渦,讓更多未諳世事又喜歡發聲的青少年捲入其中。

仍以“飯圈應援”為例,樊秀娣說,青少年需要培養理性審辨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而“飯圈應援”文化中卻盛行驅逐不同聲音,動輒辱罵攻擊,使得原本應該多元審美、百花齊放的文娛圈烏煙瘴氣。“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網上的不良風氣還會蔓延到線下,有的孩子會辱罵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同學,影響正常的課堂秩序。”

也正因此,國家網信辦於去年釋出《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路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資訊和行為等;此外,教育部等六部門也於去年8月釋出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路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要求加大對“飯圈”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路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

教孩子在網上好好說話,成年人要做好榜樣

在不少學者看來,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家校不僅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要達成共識,找到新的育人抓手。

“坦率地說,一些未成年人在網上的過激言論,也暴露了當下教育環節的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縝密的邏輯思維訓練,自說自話;缺乏禮儀教育,一言不合就開罵;缺乏審美教育,陷入低階趣味。”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徐英瑾看來,教孩子在網上好好說話,理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不能簡單要求學校多開一門課程,更好的做法應該是一種環境養成。所有的老師在教學中都要有意識地作出示範和引導:面對一個和你觀點不同、意見相左的人,你應該如何做?”在徐英瑾看來,身教的影響大於言傳,老師不僅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教育,也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作出示範,教孩子理性參與公共討論,平時做人的禮儀和應有的教養,也要遷移上網不走樣。

樊秀娣則建議,家長要為孩子做好示範。“有的家長回家就捧著手機,在網路上也無法冷靜理性地看待問題,在家裡也常有‘雷語’,必然會給孩子帶來負面效應。”剖析一些在網路社群蔓延的戾氣,她認為,成年人的“口無遮攔”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理性參與公共討論,本身就是社會成熟的一種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為孩子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人人有責。

“參與網上評論或討論,不是比誰的氣勢足、誰的聲音大,而是分享有益的知識。”在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劍光看來,青少年樂於參與公共平臺評論,本身是對國家、對生活關心的表現,要充分肯定。“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君子慎獨,修己以安人。今天的年輕人要明白,在網上衝浪也是自我修行的過程,向人家學習,也要保持自己人前人後一致的人格形象。”


  作者:樊麗萍 吳金嬌

  編輯:施薇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08 字。

轉載請註明: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養:這堂“必修課”家校不容缺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