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怎麼管教?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父母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躺地下打滾。跟孩子說不可以,可孩子偏要這樣做,好像什麼事情都跟父母對著幹。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叛逆。

叛逆,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成長的標誌。

孩子的叛逆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3歲,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可怕的兩歲,稱為寶寶叛逆期。

第二階段:6-8歲,稱為兒童叛逆期。

第三階段:12-18歲,稱為青春叛逆期。

不管孩子處於那個叛逆期,都是讓父母非常頭疼的事情。

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怎麼辦呢?

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怎麼管教?

01.看到孩子叛逆背後的行為需求

孩子叛逆,很多父母的做法就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威脅孩子。

然而,不管是威脅,還是對孩子大吼大叫都不能夠真正的改變孩子的不好行為。

也許這些方法,短期有效,但長期來說,不僅讓孩子更加叛逆,也破壞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吼、威脅孩子,其實是父母內心的無能,技窮得只剩下這一招了。然而卻是最沒用的一招。

面對孩子的叛逆,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停止威脅,吼叫孩子。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孩子的表面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只有看到孩子內心底層的需求,也就是冰山最下面的一層,才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

而孩子最底層的需求往往是:

孩子知道父母愛他,關心他。這是孩子對自身價值感和安全感的需求。

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選擇,採取行動。這是孩子對自主和掌控感的需求。

孩子知道我能夠為家庭做出貢獻。這是孩子對自身價值感和歸屬感的需求。

孩子能夠成功地做好一件事情。這是孩子對自己能力,自信心的需求。

價值感,安全感、聯結、歸屬感、自信心,這些才是孩子行為背後最底層的需要。

記得,我們家孩子剛脫掉紙尿褲時,怎麼都不願意去廁所尿尿。在不瞭解情況下,我就認為孩子很倔。

最後我發現孩子不願意去廁所尿尿,是因為孩子尿尿過後,每一次我沖廁所,那個抽水馬桶發出的聲音讓孩子感覺很害怕。

可見,孩子並不是不想去廁所尿尿,而是內心的恐懼與害怕。害怕沖廁所的聲音,在孩子心中就像怪物的聲音一樣。

在我們大人看來,也許這個原因有些滑稽,但在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真實的。

父母只有去看到孩子底層的需求,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孩子的問題。

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怎麼管教?

02.規則之內給予最大的自由

有時,面對孩子叛逆的行為,會聽到父母說: “那是因為打得太少了,管得太少了。”

相反,孩子叛逆並不是因為打得太少,管得太少,而是父母管得太多,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到大做什麼事情都被父母管著,做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父母的同意,這個孩子長大要麼變得非常弱懦,膽小,要麼變得特別的叛逆。

因此,父母首先不要想著如何糾正孩子的不好行為。而是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管教太多,太過嚴厲,讓孩子沒法真正做自己。

孩子叛逆,是因為父母曾經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現在孩子只不過在重新拿回這些權利而已。

孩子是需要管教的,但我們要做的是正面管教。也就是規則之內,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

涉及到規則問題的,明確地告訴孩子。

比如:

不能夠玩家裡面的插座。

吃飯要坐在餐桌上,不能夠玩食物。

不能夠隨便亂扔垃圾。

把這些規則告訴孩子,並說明為什麼。

然後規則之內,給予孩子最大的權力。

比如:

允許孩子自己決定吃飯的多少,

允許孩子趴在地下觀察路邊的螞蟻,

允許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

這些都在賦予孩子掌控感,力量感,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孩子並不需要做什麼事情都管著他的父母,而是信任他,支援他的父母。

父母對孩子管得越多,就在給孩子傳達一個資訊:我做不好這件事情,所以需要父母的幫助。

這些都在無形當中剝奪孩子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有時候,父母以為孩子走的那是一條彎路,然而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規則之內,給予孩子最大的成長空間。孩子在體驗過父母的信任,體驗過生命的自由,一定會更加願意聽父母的話。

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怎麼管教?

03.先愛再教

孩子叛逆,跟父母對著幹,不願跟父母說話,是因為跟父母的連線斷了。這個時候,建立聯結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只有孩子得到父母理解,支援,信任時,孩子才會更容易配合父母,也更願意聽父母的話。

父母如何重新和孩子建立聯結呢?

停止說教,懲罰,管理自身情緒

面對孩子叛逆的行為,一定不要懲罰孩子,這是前提。因為越懲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就越小,孩子願意傾聽我們說話的意願就會降低。

並且父母一定要管理好自身的情緒,保持內心的平和。這是和孩子建立聯結的基礎。

親子游戲

每天和孩子玩10分鐘的遊戲。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喜歡遊戲的,玩耍是釋放孩子負面情緒,建立親子關係非常可靠的一種方式。

父母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出來,創造屬於你們的親子互動時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重視,父母願意花時間出來和自己玩。

孩子一旦感受到自己被重視,愛會在孩子的心裡流淌,會慢慢融化孩子與父母隔離的心。

發現孩子的優點

除了帶孩子玩遊戲之外,每天去發現孩子的一個優點,把這個優點真誠地告訴孩子。

這時,孩子會知道,原來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這麼糟糕,在父母眼裡,我也有閃閃發光的一面。

一個被父母肯定的孩子,他知道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修補受損的親子關係,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但只要父母肯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重新和孩子建立良好感情。

結語:

看到過一句話:養育孩子,養得雞犬不寧,一定是父母方法錯了。

孩子天生是愛父母的,只有被父母傷過的孩子才會選擇把父母推開,把自己封閉起來。

想讓孩子改變,父母就必須先改變。

把孩子的每一次叛逆,都當作自己成長的機會,去看到自己育兒過程中的不足,從而不斷精進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2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叛逆不聽話,父母怎麼管教? - 楠木軒